繼《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台灣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為支持台獨的「綠色台商」之後,台灣歌手張惠妹原定六月十二日在杭州的演唱會,也因她被質疑為「綠色藝人」而取消了。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上周五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大陸不歡迎的「是極少數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獨者,並不存在封殺綠色藝人或綠色台商問題」,又說,「大陸反對和抵制的是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公開支持台獨的『極個別的人』,因為這些人一方面在台灣公開支持台獨,另一方面又在大陸賺取經濟利益,大陸不歡迎也不允許」。但他又表示,「大陸將繼續鼓勵台灣同胞到大陸投資,依法保護他們的正當權益」。
李維一的話,反映了中共對台政策既脫離實際,又相互矛盾。
首先,在同一個記者會上,李維一表示「陳水扁仍然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既如此,那麼支持陳水扁就等於支持台獨了。台灣在三月二十日大選時,有半數選民「以實際行動」即投票行為表示支持陳水扁,那麼也就是有半數選民「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獨」了。半數,怎能稱之為「極少數」呢?「極少數」的說法,脫離實際。
其次,若說大陸「反對和抵制」的,只是「公開支持台獨的『極個別的人』」,那是否表示,只要不公開,私下支持台獨就可以呢?也許中共對於支持台獨,也同中共對許多事情(比如行賄受賄,比如婚外性關係等等)那樣,都是只能做而不能說的;又或者是「做」已禁不止來,惟有禁止「說」、禁止「公開」以保住面子吧了。
其三,對大陸投資、開展兩岸貿易,是互利的經濟行為,而不是單方面獲取利益的事。中共強調綠色台商「在大陸賺取利益」,好像是大陸給予台商的恩惠似的,這不符合投資、貿易的互利的實際情況。就如同中共一直講CEPA、自由行是給香港利益,買香港債券是對香港照顧一樣,是以恩賜的、父母照顧子女的心態來看待平等的經貿關係。與抱持這種心態的政府打交道,或在這種政府執政下的地方投資、發展經貿或文化交流,都會使人感到不安全。因為一旦父母翻臉不認子女的話,這種「照顧」也就要收回了。
其四,自從一九七八年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他一直強調中共的施政有一個中心,就是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他還說,不論任何時候,不論遇到任何情況,都不能衝擊這個中心。然而,這二十多年以來,中共寧左勿右的思想老是隔一段日子就浮現一次。這次對「綠色台商」的點名批評,以及奇美集團遭大陸銀行停止貸款,奇美在大陸的建廠計劃遭國台辦撤回,就是以政治來衝擊「發展經濟」這個中心的明顯例子。為甚麼會隔一段日子就會出現這種左傾政治衝擊經濟的現象呢?這同中國政治在權力轉移上未能實現制度化,高層仍存在着權力暗鬥有關。
中共在對台政策上近年一直陷於自我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要吸引台商投資,要與台灣進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又三不五時地批判綠色台商、綠色藝人。這種批判能改變台灣人的「綠」化嗎?還是只會使台灣變得愈來愈「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