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育官僚高抬貴手

請教育官僚高抬貴手

呂漢光

特區政府的教育官僚對本地教育,可謂無微不至,自九七回歸以來,推出排山倒海的教育改革,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研究院,無一幸免,花了大量公帑後,不但不能換來更優質的教育,卻使學生、家長、老師、校長及辦學團體,無所適從。

為人師表,誰不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成;為人家長,望子成龍的心亦溢於言表。既然大家有共同目標,為甚麼老師及家長會形成對立局面?教育統籌局及辦學團體,本質上,均希望能使每所學校成為優質學校;為甚麼在現實生活裏,教育統籌局及辦學團體,卻不斷透過傳媒進行罵戰?
再者,教育統籌局不斷強調「求學不是求分數」,為甚麼教育統籌局又不斷以不同的分數,來衡量學生、學校及老師的表現?許多時,教育統籌局還要求學校把所有分數對外公開?為了減輕學童的考試壓力,不久前才取消的學能測驗,卻換來更多的甚麼全港性中、英、數科系統評估。三十年前,小六學生才第一次參加全港性的公開試──「升中試」,三十年後的今天,卻提早至小三學生,已面對人生第一個全港性的公開試──「系統評估」。
為了減輕學童考試壓力和不必要的操練,才取消的「升中試」,換來了同樣迫使學童操練的「學能測驗」,今天為了相同原因,取消了學能測驗,又換了更艱深及更多操練的「系統評估」。更因為有關的評估方法及範圍,遲遲沒有公布,坊間能及時出版的補充練習,變成獨市生意,受惠的是反應敏捷的出版商。

在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小三學生大多收了一份特別禮物,即數本厚厚的系統評估補充練習,及回校參加特訓。興波作浪及自欺欺人的教育官僚,還惡人先告狀,指摘校方不應操練學生。筆者真的想知道,他們是活在象牙塔內,還是沉醉於夢鄉?
按現時的時間表,系統評估將於本年中、二○○五年中及二○○六年中分別引入至小三、小六及中三級。小學三年級生要面對的不是過往的筆試,而是在傳統的中、英、數筆試以外,還加入了中、英的說話、讀寫及聆聽評估、中文視聽資訊評估。這種全港性的評核方法,一般中五學生在中學學會考時才初次面對。正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要年僅九歲的小三學生面對這種評核,筆者不禁問:為甚麼特區政府的教育官僚,無有半點惻隱之心?在兩害選其輕的大前提下,難怪乎許多教育工作者大力倡議,恢復三十年前的升中試。

另一方面,筆者對校本條例所引發的風波,感到一絲絲的欷歔!宗教領袖與特區掌管教育的高官的罵戰,在傳媒廣泛報道,家長團體亦加入戰團;三方本該是互助合作,現今是互不信任。孕育出無數傑出領袖人才的辦學團體,不需要甚麼校本條例,早已是市民心中的優質學校,若不是校本條例中含有破壞性的漏洞,這些辦學團體絕不需要高調地提出反對。儘管校本條例的立法原意,廣為市民所接受,面對如此強大的反對聲音,何不首先理清條文的漏洞,才進行立法程序;強行在今個立法年度內完成立法程序,結果只會造成學生、家長、辦學團體及教育統籌局的四輸局面。
筆者所觸及的只是眾多教育改革中的兩個例子,兩個改革已使教育界吃不消,把所有教育改革加起來,當然使人無所適從。富有經驗及自信的校長,只會推行不可避免的改革,如系統評估等,其他的改革文件,大多作為參考資料;經驗淺或缺乏自信的校長,會視所有教育改革為軍令,照單全收,在推行所有改革時,所產生的混亂情況,不言而喻;身心疲累的老師、校長,亦如恒河沙數。
教育界早已被特區掌管教育的官僚,踐踏得體無完膚。筆者在此呼籲他們能高抬貴手,讓教育界休養生息!
……………………………………………………
作者為嶺南大學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