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前筆者曾提及Google的Gmail服務來勢洶洶,推出達1GB(100MB)的免費電郵服務,迫得全球最大的入門網站Yahoo也不得不回應。Yahoo日前將免費電郵服務的儲存容量,由4MB(舊客6MB)擴大24倍至100MB。這是一項免費服務,只是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客戶「無條件」地獲得經營商主動提供更佳的服務素質。經濟學家佛利民所述的「世上沒有免費午餐」(註:《信報》林行止引經據典指此說非佛老所創),原來在某些情況下也並非如此,皆因好像筆者般的普通用戶,上班時才發覺在無緣無故下,接受了Yahoo股東請食長期免費大餐!
這個現象值得大家深思和關注。網商之所以願意在競爭環境下擴大免費服務,一擲千金將電郵容量增加數十至數百倍,是為當年曾叫人趨之若鶩的「眼球」(eyeball)業務,憧憬網上社群增長帶動廣告收入及引伸的無限附加收益,剛好與近年網商紛紛傾向發展所謂的收費服務背道而馳。
事實上,Yahoo的市場回應是完全被迫的。早於數年前,過份集中在廣告業務的Yahoo希望逐步將業務多元化,並寄望於收費服務、購物和搜尋器關鍵字等業務身上,近期更稍見成績。Yahoo亦因此收縮部份的免費服務,如將新客的電郵儲存量由6MB減至4MB,盡力將客戶推向收費電郵客戶群。不過,今次Yahoo被Gmail的1GB免費電郵服務一迫,年前整個部署結果完全以相反方向發展,競爭環境全面改觀,可見網業變化迅速,競爭激烈,經營者絕不能一成不變。
同時,入門網站亦紛紛發展搜尋器業務,期望能締造新的收入來源。Yahoo年前收購搜尋器技術商Inktomi,Google也入股中國搜尋器技術商百度,皆是入門網站意欲增強搜尋器實力的個案。大家均希望強化搜尋器的技術,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擴大收入來源。Google推出Gmail的撒手鐧,就是可以搜尋用戶的電郵內容,從而估計用戶的生活習慣、興趣和消費模式,導引廣告的發放,是搜尋器技術帶來新收入來源的例子之一。
一石激起千重浪,Yahoo和Google出招後,且看微軟的Hotmail怎樣反擊。免費電郵服務容量加大,令缺乏競爭規模的其他經營商更難以生存,大經營商的地位更為鞏固。小經營商要生存,便要靠創新和嶄新技術,亦是資訊科技行業總叫人目不暇給的地方之一。
侯聯貴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