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解決維港水質嚴重污染問題,政府將於明日公布淨化海港工程第二期計劃的四個方案,公開諮詢,政府傾向的方案,是把港島區污水全部集中送到昂船洲污水廠處理,該污水廠也會提升除污能力,工程費用需約二百億,但除污的每年營運費同時額外增加約八億,費用大加一倍,市民現時繳付每度水一元二角的排污費勢必加價。 記者:謝穎詩
政府早於九十年代初已提出整項淨化海港計劃,幾經波折才於二○○二年底完成了第一期工程,把九龍區及港島柴灣及筲箕灣只經初級處理的污水,輸送到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除污。但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只屬化學附加一級處理,自啟用後,荃灣七個泳灘因鄰近污水廠排放口,水質長期差劣要封灘。
政府又為第二期工程計劃,委託國際專家進行了三年多的研究,工程主要強化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除污設施,以及把港島其餘的北角,灣仔,中環至南區只經初級隔篩處理的污水集中處理。
政府根據專家的研究結果,明日公布第二期工程四個方案,除了建議將港島全部污水送到昂船洲集中處理外,其他的三個方案包括把港島的污水送到南丫島再建深海排污管排放;集中污水送到港島南區沙灣排放;以及分別把污水在南區沙灣及北角排放。
第二期工程又會加強昂船洲污水廠的除污效果,所有污水全都要經消毒,並且要除去水中八成的磷,至於應否去除水中的氮,專家研究認為以現時的人口上升趨勢及水質情況,建議毋須增加二十億元建設除氮設施。
四個方案的工程費用各需約二百億,相差只是十數億元,當中以集中污水到昂船洲處理費用最低,而建設沙灣及北角排放口的方案則最昂貴。
預計二○一三年工程全部落成,估計新污水設施的營運成本,若毋須除氮,按不同的方案,每年營運費介乎七億八千萬至十億元,加入除氮設施,每年營運費便要多加二億。報告又預計工程期間可創造約一千七百個就業機會,建成後亦需要聘請七十名員工。政府已分別約見多個環保團體,據了解他們對計劃都抱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