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 - 蔡瀾

信天翁 - 蔡瀾

和翁靈文先生在邵氏時同事,很聊得來,他的公子翁午曾為童星,後來也獨當一面做男主角。翁午和我有一位移民溫哥華的共同好友俞志鋼先生,返港時必共聚,翁午講了一個他的表弟的故事給我聽。
翁以煊在北京出生,一位伯父是華僑,供他去美國唸書,當年他二十一歲。學的是電腦,畢業後當軟件工程師,過安穩的日子。
忽然,他用所有儲蓄買了一條小船,他說:「不管心情多苦悶,一出了大海,所有煩惱都忘記了。」

這艘十萬美金十二米長的帆船,配上自己的姓,叫為「信天翁Albatross」。
一九九八年,他開了「信天翁」從三藩市出發,隻身開展了環球航行的夢。
這麼一飄流,就是三年四個月。
三萬多海浬,為甚麼花那麼長時間?翁以煊有時為了省油,只靠風,最長的一段航線是從馬達加斯加到澳洲,連續五十六天。
翁午到過船上一看,原來燒菜用的火爐還有一個平衡器,不怕搖擺。船的主人就是每天天一亮就抓魚做飯,也好不逍遙。
「我不怕寂寞,我享受寂寞。」翁以煊說出這個道理,我們有點了解。
足踏二十六個國家後,他終於在紐西蘭登陸。現在鳳凰衞視知道這個壯舉,與他合作,從南京出發,展開八個月的航程紀錄片,以紀念鄭和下西洋。
「當今有了衞星定位儀,你知道你在哪裏,不用怕,一個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哪裏。」翁以煊很謙虛地說:「當今航海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但促使一個人在海上漂泊三年,總應該有一個更強的理由,翁以煊解釋得簡單:「北京沒有海,我從小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