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有賴成熟政制

食品安全有賴成熟政制

馬國明

為期三星期的歐洲國家盃決賽周刻下正進行中。這項足球比賽的參賽隊伍雖然全是歐洲國家,但在香港掀起的熱潮並不亞於有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參賽的世界盃。近年的足球比賽早已發展為超越國界的體育及娛樂事業。歐洲不但是足球的發源地,而且集合全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聯賽,歐洲國家盃的吸引力也就不難想像。
事有湊巧,舉行歐洲國家盃的同時,歐洲很多國家亦展開了歐洲議會的選舉。這次歐洲議會的選舉更是波蘭等前東歐國家加入成為歐盟會員國之後的首次選舉。即是說,歐洲國家的人民,不分東西,不分先進與落後,都可以選出自己國家的元首、議會的代表以至歐洲議會的代表。
在香港欣賞歐洲國家盃時,我們卻仍然要努力爭取○七、○八年的特首和立法會的普選。至於人大代表的普選更是遙遙無期。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近年雖出現了長足的發展,但跟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一段頗大的距離。即使不提政治,單從經濟角度來看問題,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早已進入成熟期,歐洲國家的足球聯賽一如美國的職業籃球賽一樣,便是成熟經濟下的產物。
在成熟經濟底下,人們的空餘時間增多,消費模式便不再以消費生活必需品為主,更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文化消費和娛樂,而文化消費側重個人的口味和選擇,像球迷支持某一球隊便往往基於某種個人的原因。香港明顯要發展為成熟的經濟,即是既側重個人選擇,但偏偏在政治上要任中央擺布,是不能接受。中央政府以為只要香港的經濟問題解決了,香港的政治問題也會消失於無形,但情形很可能相反。

另一個促成港人關心政治的因素,是國內好像永遠無法解決的食品安全問題。單是過去的幾個月,便有假豉油、毒粉絲、毒腐竹、毒奶粉、毒蝦米等報道。這些問題食品通常是不法商人為了減輕成本,而採用工業原料來進行食品加工。經濟發展促成工業原料普及,政治上必須作出更有效的監管才能解決問題。中國缺乏的正是相應的政治改革。
當然食物安全問題並不是中國特有,西方國家亦為這個問題頭痛,但人家的問題在性質上卻完全不同。KathleenHart的《EatingintheDark》便最能說出西方國家食品問題的所在。作者指出,現代的美國人每日都在不知不覺間,吃了各種人為地被更改了基因的食品。相反,歐洲國家則規定必須清楚標明這類食品,讓消費者自行選擇。美國和歐洲雖同出一源,但政治發展卻不同,連人們吃進肚裏的東西也有分別,因此怎能不關心政治。
……………………………………………………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兼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