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被利用作為興波作浪藉口的數據前晚出爐──美國公布上月生產物價指數(PPI)錄得上升0.8%,升幅比市場預期的0.6%大,亦是去年3月以來最勁,扣除能源及食品項目的核心PPI則升0.3%,換言之PPI按年已攀升至5%,核心指數亦升至1.7%。
生產物價指數加上消費物價指數(CPI)增幅擴大,反映通脹風險加劇,人們對聯儲局月底加息之信念更為肯定,大戶又怎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乘機壓它(股市)一壓?
然而若有跟貼美股前晚走勢的投資者,必定看到在數據公布後,三大指數由早段滑落0.4%至1.1%不等,冉冉回升至接近上日收市水平,反而昨日亞洲股市被急「插」,日經及恒指跌超過200點,台韓星股亦跟隨下滑,人家(美國)氣定神閒,咱們(亞洲)卻有如戲院失火,難道亞洲股市能承受加息的壓力遠遜歐美?
其實亞洲多國或地區股市早已成為財雄勢大的國際大鱷之「提款機」,君不見早前利用油價將股市舞上舞落,現在又以加息作為煽風點火的工具,定力不夠的不難成為他們的「點心」,跟紅頂白者更有可能被摑至滿天星斗,敢問有多少散戶投資者在這兩三個月來能在如此退銳漲速的股市中獲利?
筆者多番在本欄指出,美國經濟增長強勁,需求大增,加息乃正常不過。
聯儲局維持低利率相當一段時間,用意是好讓個人及家庭,以及企業盡快盡量修補好他們的資產負債表,既然通縮威脅已除,在通脹未見惡化之前喊定加息都置若罔聞,不整理好自己盤數,將來有何損傷,便真正不值可憐矣!你道格老是否用心良苦?那麼經濟前景秀麗(BillGross看得太遠啦,須知道他是fixedincome的高手),股市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