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是不少父母的心聲,惟對於四十九歲慈父何德華來說,他只盼望十二歲患深度失聰的愛子念澄,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多年來,他悉心照顧念澄起居生活,助他接受言語訓練,積極生活,盡展所長;念澄亦沒有教父親失望,憑着個人努力及家人支持,曾在跆拳道比賽上獲得人生第一面獎牌。
回想與愛兒分享獲獎心情時,何先生笑言:「最初畀念澄學跆拳道,係諗住畀佢鍛煉身體,根本冇想過會有咩成就,當見到佢攬住個獎嗰刻,笑得好開心,我同太太都好感動,知道呢個獎,對佢意義好大。」
「學跆拳道好好玩,我學咗自衞術、套拳同自由搏擊,重識到好多朋友。」就讀小五的念澄說出玩跆拳道的得着。
何先生從事教師多年,妻子任職文員,除了育有念澄外,尚有一名十七歲就讀中五兒子。念澄三歲時經醫生證實患深度失聰,需要長期佩戴助聽器,才能與他人溝通。
九六年,念澄入讀特殊幼兒中心,其間要接受言語治療及學習發音,為了掌握與兒子溝通技巧,夫婦輪流陪伴兒子上課;兩年後,念澄升讀一般小學,何先生每晚放工後,均會陪伴兒子溫習功課及練習發音,直至兒子入睡,他便挑燈應付校內工作,擔子不輕。
每逢假日,夫婦會帶同兩名兒子出外遊玩,享受親子樂。
談及教子良方,何先生坦言:「我相信呢個係上天畀我嘅磨練,既然念澄生長喺呢個家庭,我就有責任照顧佢。我不斷灌輸一個訊息畀佢知:『戴助聽器等如其他人戴眼鏡一樣,只係大家嘅需要唔同』,令囝囝明白自己同普通小朋友冇乜分別。」
為幫助兒子融入一般小孩子生活圈子,擴闊視野,他安排念澄從小學習鋼琴,於○一年四月參加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舉辦的兒童跆拳道班,每星期練習數小時,同年十月,念澄在全港跆拳道公開比賽中取得第一名;去年十一月,在男子青少年跆拳道比賽中取得冠軍。
充滿音樂和跳舞天份的念澄,又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演爵士舞及時興HipHop舞。
何先生多年來悉心照顧兒子,從沒怨言,他語重心長地說:「呢幾年囝囝性格開朗咗,自信心增強好多,開始識得自己做功課,冇咁依賴我。作為爸爸,我希望佢將來生活得開心,能夠照顧自己,最重要學識面對困難同挫折。」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