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路透社電】新加坡計劃進一步開放銀行業市場,包括容許合資格的外國銀行增加分行數目,但這些新措施相信對該國本地銀行影響不大。
這是新加坡政府自2001年以來,首次改變對外資銀行的管理規定。新措施包括:(一)在明年元旦起,6家獲發「合資格全業務型銀行」(QFB)牌照的外資銀行可將分行數目由15家增至25家;而這6家外資銀行可選擇透過增加分行或是自動櫃員機數目來擴大其經營網絡,它們也可以共用自動櫃員機網絡。
(二)上述6家外資銀行可與新加坡本地銀行進行商業談判,使它們的信用卡用戶能透過本地銀行的櫃員機網絡透支現金。現時新加坡的自動櫃員機網絡主要由星展、大華和華僑三大商業銀行營運,外資銀行對此多有不滿,認為有關市場並非全面開放競爭。
(三)向符合申請條件的外資銀行發出有限數目新的批發銀行(WB)牌照。批發銀行可提供全面性銀行業務,但只能開設一間主要支行,亦不能接受本地貨幣儲蓄及金額少過25萬新加坡元(約113.6萬港元)的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