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昇錢談:新興市場過山車一坐無妨

恆昇錢談:新興市場過山車一坐無妨

即使能捕捉到入市的最佳時刻,投資於新興市場仍會令人神經緊張。由於對息口較為敏感,加上資本市場規模較小,這些市場一向較受國際資金流動所影響,政治風險亦較高,所以走勢往往相對反覆。每當基金經理對其看好而敢於冒險時,新興市場股市表現就會很出色;到基金經理轉趨謹慎的時候,這些市場股份的表現就會大為失色。

過去兩年投資者相信已飽嘗大上大落的滋味。由2002年10月至今年2月高位計算,反映已發展國家市場的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以美元計上升了54%,同期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升幅達86%。近期全球市場都備受美國加息及油價上漲的困擾而下跌,其間新興市場的5月低位較4月高位下跌了20%,但已發展國家市場僅下跌7%。
現在的問題是,新興市場能否繼續提供於2001年見底後的類似回報。淡友認為,隨着銀根收緊、債券孳息率上升和推動經濟增長所需的剩餘游資減少,近期的牛市行將結束。他們相信上述趨勢將令投資者抗拒風險,並把資金轉投防守性資產類別。
不過,新興市場應付嚴峻經濟環境的能力已有所加強。
首先,管治已見改善。在過往經濟滑坡時,不少新興市場均採用固定滙率,以致容易受到國際資金外流所影響。但它們當中現時已有不少採用了浮動滙率,可以發揮安全閥作用,減輕出現混亂的風險。例如阿根廷於2001年無力償債時,巴西就成功避免了動盪,令不少人大跌眼鏡。

市盈率回復合理
第二,美國影響力可能並不如觀察家們所預計的那樣巨大。美元的跌勢應會持續──弱美元通常利好新興市場,加上基於全球普遍存在通縮壓力,美息今番的頂位應低於之前數次加息周期的高位,因此利率形勢雖比去年嚴峻,大體上仍然利好。
第三,相比起已發展國家市場,新興市場股票仍具吸引力。受惠於企業利潤持續增長和近期股價下跌的雙重效應,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的預期市盈率於上月下跌至9倍,接近2003年初低位,亦遠較已發展國家市場的16倍低。倘若新興市場利潤增長放緩,上述折讓看來相當合理,但實情卻是新興市場的複合盈利增長率達25%,高於已發展國家市場的17%。

尋寶要慎選地區
縱使如此,投資者仍應採取審慎態度,因為迅速工業化的國家發展速度有別,對全球趨勢的反應亦各異。那麼投資者又應該往哪裏尋寶呢?
亞洲方面,中國會是不錯的選擇,近期因北京當局實施宏調而導致的跌勢,似乎已反應過度。中國經濟應可維持7%的健康增長步伐,故國企股的估值尚算合理。其他具吸引力的亞洲國家包括南韓和台灣,兩地的製造業出口工業均日益發達,台灣尤其可因其在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所佔比重獲提高1倍而得益,而西面的印度繼續錄得接近9%的經濟增長。
亞洲以外,股價因尤科斯(Yukos)事件而下挫的俄羅斯及墨西哥,由於擁有豐富的石油蘊藏量,都有機會受惠於漸趨頻繁的全球經濟活動。同樣地,智利亦應受惠於所擁有的龐大銅礦而造好。
有哪些市場會下跌呢?當中大部份會是因全球銀根收緊,以致受全球資金流動減少所拖累的地區。此外,政治風險亦是重要因素。現時風險最大的全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石油蘊藏量雖然豐富,但總統查維斯的政策卻不利於投資者,而阿根廷亦備受經濟問題困擾。由於當局實施價格管制,以致發電及供電等重要範疇投資不足,令國際機構投資者望而卻步。

投資法則甚簡單
最後是南非。以市值計,南非是僅次於南韓的最大新興市場。倘若台灣比重獲提高,南非就會相應受到影響,而約翰尼斯堡指數的重磅股Anglo-American正自摩根士丹利指數中被剔除,影響就更嚴重。
投資新興市場的法則十分簡單:當美元偏軟和全球增長蓬勃時,買入資源及出口產品豐富的地區,並避免沾手過於倚賴國際資金流動和政客對投資者態度不友善的市場。
恆昇基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