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重檢對港政策

美國應重檢對港政策

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
(U.S.-ChinaEconomicandSecurityReviewCommission)

香港特別行政區過去一年在「一國兩制」下,跟中國的政治關係變得緊張。
人大常委會一連串決定,使香港倡議更多民主的人沮喪不已。北京立下不祥先例,先發制人強行介入很容易被視為香港特區勝任處理的管治事務。
立法會原本在決定是否更改選舉規則的初期階段,以及人大常委會一旦同意後的後期實施階段,都可參與;但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把立法會摒諸門外。此舉確保北京可完全控制過程。中國外交部漠視包括英國及美國政府聲明在內的批評,中國並堅持人大有解釋《基本法》的最終權力,表示這完全是內政。
北京在香港的代表又宣稱,立法會議員不可動議反對釋法。不准辯論的同時,解放軍八艘戰艦訪港。加上北京抹黑民主派為「不愛國」,這些舉動均已構成很明顯的威嚇。
因此在香港和其他地方引伸了問題,究竟北京的行動是否破壞了根據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原則下的「高度自治」。作為美國政策,這個問題也可能引伸《美國香港政策法》第二○二段的條款,即如果總統決定香港的自治程度不足以享受有別於中國的待遇,總統可以頒令中止美國法律分開對待香港的做法。
目前形勢尚待觀察,中共政府會否試圖更進一步侵蝕香港自治,例如干預二十三條立法,以及香港民眾抵抗的程度。北京更多判斷糟糕的舉動,可能有損害香港營商環境的影響,並且禍及美國在開放及繁榮的香港的長遠利益。債券評級機構穆迪五月份的報告,懷疑北京未來會否支持香港民主,以此來降低香港的信貸評級,至中國的較低評級水平。
中國最近對香港的行動,使人質疑它保障香港自治的承諾。這些事態發展,令國會及行政當局在這方面的美國政策值得重新檢視。
本委員會建議:國會應該諮詢行政當局,共同評定中共最近的種種干預對香港自治的衝擊,是否構成足夠的理由去引用《美國香港政策法》,關於香港享有分別待遇的問題。這包括美國跟香港的雙邊關係中的航空、海關、移民配額、簽證和出口管制。
在這情況下,人大常委會就普選和直選問題上的強行干預,國會應該評估這些事件的含意,而行政當局也應該繼續把香港問題放在美中雙邊議程,並與英國緊密合作處理香港問題。
……………………………………………………
本文摘譯自委員會於六月十五日發表的二○○四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