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成了熱門話題,成了政治籌碼,甚至政治研究、香港特區特有的政治奇景。愈談溝通,就愈突出了溝通如何艱難,中央政府與香港民主派之間的鴻溝如何深廣。在中央方面,溝通是否應有前設,條件是否成熟,還有關卡重重;在民主派方面,則草木皆兵,疑雲陣陣,到處都是陷阱:太低聲下氣,會被懷疑放棄民主原則;堅持原則,又會被視為堅決對立,被市民大眾嫌棄。事態愈變愈複雜,民主派頗有一點四面楚歌的感嘆。
我個人認為很不必要。溝通當然重要,溝通的大門應永遠保持打開,但卻無法強求,因為溝通並非單方面的事。民主派已經清楚表達了有誠意隨時對話,開心見誠,互相尊重,下一步就得聽中央政府之便了。有熱心人士居中斡旋,希望能玉成其事,那當然值得支持,幾時成功,溝通就可以開始,但北京一天不願意,無論是甚麼原因,溝通就一天不能成事。既然如此,那麼耐心等候好了,毋須過份焦慮。
尤其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民主派實在有很多迫切的事務要做,應把精神放在這些事情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為九月立法會選舉的競選工程努力,真正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綱,令香港人可以一起同心協力,改變現況。其中,政改涉及普選部份,中央政府一日不改變態度,特區也會舉步維艱,但是普選以外的一套改革,增加民間參與的渠道,加強立法會監察的效能,提高議政和立法的素質,確保政府制訂的政策有民意支持,得到妥善落實,這些反而是急務。如果「溝通」成了唯一話題,香港人就完全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