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胸部這個詞語在小學二年級,科學課本裏解構昆蟲,昆蟲的身體分為三部份:頭部、胸部、腹部。
六年級的時候,健康教育教青春期的生理特徵,提到女孩子的胸部會發育。
胸部,頭部和腹部中間的部位,昆蟲有,人類有,但有些人對胸部的Obsession已到達心理失衡的地步。
消委會研究豐胸丸,說全部無效,沒有一種能達到使乳房變大的效果──這個報告一定成為不少女士的噩耗。豐胸夢碎了,以後「挺胸而出」無望了,從今「無胸亦無大志」,身段也「胸無一物」了!豈不知,豐胸是瘦身公司的鬼主意,瘦身一定會禍及胸部,瘦胸是瘦身的必然副作用──假如是真材實料的話。
女士豐胸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傲視同性;二、吸引異性。男士原來也不遑多讓。
香港有很多排骨型的男士,四肢如柴。男性友人從外國歸來,驕傲的告訴我:「我跟香港那些男人穿T恤時是不一樣的。」
我莫名其妙問:「為甚麼?」
他自信滿臉的說:「我有胸肌,穿T恤時不會波平如鏡,T恤是不會貼着肚皮的!」
我本想反駁說:「有甚麼值得炫耀,所有女性穿T恤也不會貼着肚皮」──但想起現實並不如此,也就噤聲。
後來,我又意外地發現,和有胸肌的男人擁抱,是格外有質感和安全感的。
不過,我始終覺得,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不是胸前偉大,而是胸襟要廣闊。任你有四十四吋驕人上圍,但一開口就東家長西家短,你的魁梧只會讓人想起一道巨型的閒言收聲牆。在這一方面,生理並不影響心理。不在雞毛蒜皮的瑣事上心懷怨恨、蹉跎光陰的男人,眼光才會遠大,才有望吸引天降大任,與其花時間來舉重、健身,倒不如立志造福萬民。
編按:鍾偉民請假一個月,由陳頌恩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