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來最強 企業或加價<br>美上月生產物價升0.8%

14月來最強 企業或加價
美上月生產物價升0.8%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月生產物價升幅是14個月來最大,核心生產物價增幅則是4個月來最勁,意味全球經濟復甦正刺激通脹;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少過預期,反映就業市道持續改善。分析員認為聯邦儲備局本月底會開始加息。

由於能源和食品價格急漲,美國生產物價指數(PPI)在4月升0.7%後,上月增幅加快至0.8%,是去年3月以來最勁,增幅大過市場估計的0.6%。撇除食品和能源項目,核心PPI於4月升0.2%後,上月增幅擴大到0.3%,市場原先預期僅升0.2%。
與去年同月相比,美國PPI升幅由4月的3.7%,加快至上月的5%,為90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上月核心PPI升1.7%,較4月的1.4%增幅強勁,且是01年1月至今最大升幅。

新失業人數減1.5萬
就業市道方面,由於生意改善促使企業挽留員工,加上美國15個州的政府辦公室上周五關閉,以哀悼前總統列根,美國上周(截至本月12日)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減少1.5萬人,降到33.6萬,是1個月來最少,且少過預期的34.5萬人,意味勞工市場持續好轉;前周申領人數由原來的35.2萬人,向下修訂為35.1萬。
較能反映實況的4周平均申領人數上周下降2750人,減至34.325萬人。不過,持續申領人數在前周(截至本月5日)增加3.1萬人,達289.5萬。
美國今年來的每周平均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降至346,917人,少過去年同期的40.2萬人。
經濟研究員說,美國上月生產物價指數升幅較預期大,加上首次申領失業援助人數減少,意味經濟強勁。ClearViewEconomics總裁梅蘭特表示,由於美國企業開始更有能力把增加的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反映通脹風險加劇,故聯儲局有需要開始加息。
另外,反映未來3至6個月經濟表現的領先經濟指標,在4月升0.1%後,上月增幅擴大至0.5%,是14個月來第13個月報升,且勝過預期的0.4%升幅,主因是工廠增加工時,以及貨幣供應增加。有分析員說,這意味當地經濟和就業市道可望持續改善,並會令通脹輕微加劇。

伊國受襲拖低杜指
美國股市昨天早段下跌,其中科技股表現較遜色。美國上月生產物價指數升幅大過預期,以及伊拉克發生汽車炸彈襲擊,影響大市氣氛。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跌41.45(0.40%),見10338.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21.98(1.10%),至1976.25。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跌26.34,報10353.24;納指跌17.99,報1980.24。
在周三,杜指跌0.85,收報10379.58;納指升2.63,收報1998.23。
美國10年期國庫券價格回落,把孳息推高3基點(0.03厘)至4.75厘。近兩日發表的經濟數據強勁,吸引債券平倉沽盤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