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便是父親節了,「全港愛牙運動」伺機推出一個呼籲子女帶父親去檢查牙齒的廣告,你看過沒有?
廣告拍得很溫馨,正是「橋唔怕舊,至緊要受」。內容是兒子獨白童年如何被雙親陪伴去看牙醫,現在自己長大成人輪到自己帶兩老去檢查牙齒。廣告末段叮嚀父親節將至,快預約牙醫──更是一箭雙鵰──廣告天天播,星期天不能抵賴說忘記了六月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
相對這個廣告,母親節那個提醒婦女作婦科檢查的便顯得更不堪入目了。
據說廣告是在母親節前播放的,我卻一直沒有在電視上看過,直至上星期,朋友寄來一封電郵,題目是「抄足人哋,個主角個樣又……」對於女主角的容貌,我不予置評,但廣告徹頭徹尾抄襲一種女性口服液,只見女主角穿着套裝高跟鞋,手挽購物袋在商場內彈彈跳跳;背景是太古廣場,原本好端端的太古廣場,無端淪為鬧劇舞台。末段女主角還要用高八度的聲音嬌嗲的告訴媽媽甚麼做婦科檢查,需要理由嗎?
為甚麼不花點心思加點創意,製作一個讓觀眾賞心悅目的廣告?
要用廣告來打溫情牌,必須要使觀眾產生共鳴。母親節的廣告敗筆在於女主角的行徑太像一個過度活躍的購物狂,為人父母的都不想自己的女兒是這樣,相反,父親節的廣告,選角有心思,男聲亦敦厚悅耳,而更重要還是他的話一擊即中都市人空虛的心靈。
父母為子女付出是無條件的,情人愛你,也許和你的外貌、職業、財富有關。父母卻是在我們尚未成型時已愛我們護我們,父母年紀開始老邁,同一個問題問十次,在噓寒問暖的同時又問長問短──子女感到不耐煩是人之常情,但驀然回首,小時候學「Apple」這個字,是誰和我們練習了一百次?又是誰回答我們那五十萬個為甚麼?
尚有機會陪父母看牙醫是不會永遠擁有的福氣,應該惜而重之。也別忘記順道替他們安排全身檢查。
編按:鍾偉民請假一個月,由陳頌恩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