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明天與民主黨見面,未知能否打好溝通基礎,踏出改善關係的第一步?當然,全港市民皆希望可以如劉部長所言般「家和萬事興」,但過往雙方劍拔弩張的陣勢,似乎難以「一見泯恩仇」。不過無論如何,有溝通總是好事。
最討厭政治局勢不穩定的,會是哪一類商人?當然是地產商。這行業用以賺錢的資產是帶不走的,所以當年船王包玉剛由上海走難來港,堅持做航運,貪其隨時可以整支船隊起錙撤退也。如今香港只不過出現一些民主訴求,已經令地產商頭痛,可想而知,「穩定壓倒一切」,是多麼重要的一回事。
要分析地產公司的投資價值,其實容易不過。只要將其幻想成為一間工廠,將原料加工變成貨物出售圖利,過程毫不複雜。不過有兩點是必須要明白的關鍵。
首先是收益入帳的方法。投資者經常聽見分析員說,某某樓盤開售,將在下半年或來年入帳云云。分析員是否掌握甚麼秘密資料,看穿何時入帳之謎?
非也!基本上,只要知道樓盤何時落成,即可粗略估計賣樓收益何時入帳。當然,技術上何謂「落成」,可能要以入伙紙等法律文件發出日期定奪。但投資者又不是會計師,只要知道樓盤大概幾時入伙,已經可以掌握賣樓收益何時入帳。
這些入帳方法,並非甚麼秘密,而是公開資料。例如新鴻基的年報寫明,賣樓收入及利潤只會在物業落成後入帳,賣樓花所得的現金收益是負債,未可以落袋。
注意!賣樓及起樓是兩種不同入帳方法,後者可根據工程完成比例將收益入帳。建築期間,建築師通常會每月監察進度,並發出文件確認樓宇完成比例,公司可以以此為據,入帳計數。
明白地產公司賣樓收取現金及入帳計算盈利是怎麼一回事,將來作投資分析時,應該可以理解樓盤大賣,並不一定代表公司在該年度可以即時錄得豐厚盈利,因為要同時估計入帳時間。
另一點要掌握的關鍵,是物業減值撥備。與銀行壞帳一樣,這撥備數字是外人無法準確估計的。
發展商手上的待售樓盤是存貨,與工廠一樣,存貨滯銷,就難免要撇帳,分別只不過是這些存貨無法入倉,要露天擺放兼日曬雨淋。
這些存貨撥備與以前提過的投資物業撥備不同,一定要在盈利中計算,不可以在儲備中處理。新鴻基地產(016)在03年有12億撥備,是稅前盈利的16%。這撥備之多寡,對公司的業績表現有決定性影響,但真正數目在事前卻難以準確預測。
那麼粗略預測又如何?這要看所謂後市如何。基本上,撥備與否,是看將來能否原價收回,應收帳如是,樓盤土地亦然。只要後市看漲,管理層即有大條道理毋須作任何撥備。
星期二那幅沙浦道地皮以高於底價五成售出,又有足夠理由解釋後市向好。可以預期,04年新地的物業撥備數字可以減少。
理解入帳方法及撥備多寡兩大影響地產公司業績的要點後,要分析投資價值,應該毫無難度。與地產公司同樣地擁有大量存貨的零售股,就更加容易分析。下期再續。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