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定時服藥 毋須避忌<br>年輕中風者驚復發怕性愛

專家:定時服藥 毋須避忌
年輕中風者驚復發怕性愛

【本報訊】中風是最常見的腦科疾病之一,本港每年因中風入院者佔總入院人數的兩成,死亡率排行第三位,患者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有社工表示,年輕中風者因為急於重回工作崗位,造成巨大心理壓力,加上擔心復發,不敢重拾性生活,與伴侶關係變得疏離。有學者解釋,中風患者若能定時服藥、注意飲食、小心控制血壓,性行為並不需要避忌。 記者:張嘉雯

「有好多夫婦因為咁,變得好疏離,摸都唔夠膽摸,佢哋其實都希望生活質素可以好似以前一樣。」博愛醫院健康資源中心社工吳燕卿解釋,近年不少中風患者都是三、四十歲的壯年人,最年輕的患者更只得二十三歲,「佢哋好驚老婆會走,覺得自己樣樣都唔得,養你都養唔到,叫老婆同佢離婚。」

年輕人康復能力較高
「年輕病者同一般長者嘅情況唔同,佢哋正值就業年齡,想照顧家人同小朋友,擔心喪失工作能力,會比較難適應。」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醫生周兆麟說,近年四十歲以下中風病人明顯增加,「好多人可能本身有高血壓,但自己唔知又無乜病徵。」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家星表示,兩成中風患者會患上抑鬱症或出現憂慮症狀,兩成人的高層次腦功能受損,患上癡呆症;半數人出現思考障礙,影響工作能力。所以,「仔細老婆嫩」的年輕病人多是擔心被僱主「炒魷」,「但年輕人嘅康復能力又會高一啲,因為腦細胞嘅可塑性會比較高,有啲細胞死咗,佢啲『左鄰右里』(附近的細胞)就會幫佢做埋。」
黃家星又解釋,中風患者能否進行性行為,需視乎病因,因血管收窄而出現缺血性中風的患者風險較高,「因為性行為時,啲血液會集中流向某啲器官,抽走腦部血液,咁就可能再有事(中風)。」出血性中風患者的風險則相對較低,但仍須視乎血壓控制情況,患者必須定時服藥及做運動。

利用三級片幫助患者
為協助中風患者適應生活及重拾「性趣」,博愛醫院健康資源中心及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在九八年成立互助小組,由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及營養師向康復者及其家人介紹預防再中風的方法;又在九九年開辦「中風患者性生活適應工作坊」,由醫生及性復康治療師向參加者講解。
負責社工吳燕卿笑說:「我哋用好多圖畫同video(影片),全部都係三級片,希望可以幫到佢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