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烹飪教室愈開愈多,但會教人做中式點心如腸粉、小籠包等的寥寥可數,有資深點心師傅看準這個「缺口」,開辦了一所中式點心教室,期望以「絕無僅有」的姿態闖出名堂。
設於旺角西洋菜街的怪師傅烹飪學堂面積約500呎,廚房及各式爐具齊備,寬敞的廳堂擺放了兩張長方形大桌子,是學員上堂做點心的工作枱。這間學堂由綽號怪師傅、曾在大小酒樓當點心師傅逾二十年的劉傑盛,與26歲徒兒Eco陳燕玲合作創辦。
怪師傅是主要導師,以教中式點心為主,蝦餃、腸粉、蘿蔔絲酥餅、小籠包等當然是熱門課程,為擴闊市場空間,也教人做西式糕點,間中又開辦特別應節班。時近端午節,記者到訪那天,就遇上怪師傅教包糭,一班學員團團圍着大桌子,跟着怪師傅包鹹肉糭、梘水糭及細小的「一口糭」。
怪師傅平均一天教兩班,每班人數8至16人,每人收費180元,通常在晚上上課,以方便日間上班的學員。他的教室雖然僅開張兩個月,但這盤生意卻已經營了好一段日子。
最初是在Eco的家開班,那時她的正職是會計文員,怪師傅則在酒樓做點心,兩人都以兼職身份授課。
後來,報讀的人愈來愈多,才於去年搬到一個400呎的單位,作為正式的教室,兩個月前更遷至現單位,而Eco和怪師傅亦先後辭去原來的工作,專心發展這盤生意。
怪師傅指出,他的中式點心教室在香港可謂絕無僅有,但他對這門生意不敢輕言樂觀,因為港人太容易吃到點心,不懂得尊重,像這個包糭班,原先期望有16人參加,但最終只得8人報名。
談到生意經,一向專心做點心不精於計算的他說,180元的學費太低,至少收250元才合理,但顧慮到市道不景,所以不敢把學費訂得太高。「不過比起初時已有改進了,那時不懂計數,人家叫收平些,於是只收120元,得個做字,搵朝唔得晚!」他說。
真是行行有本難念的經,回想創業初期,Eco的感受更深:「那時師傅要返工,教室的工夫由我一腳踢,預備材料、聽電話、洗地,到追學生交學費,常常忙得連飯也沒時間吃,下課後人人走了,留下我一人洗碗,真是洗到喊,自責好哋哋坐寫字樓做會計,為甚麼搞到自己這樣。
有時忙起來忘記追報了名的學員交學費,到開課時他們熱情冷卻下來了,導致上課人數不足,收入減少,又令我有好大挫敗感。」
自從立定主意發展這盤生意,Eco再沒有自怨自艾,加上怪師傅已全身投入,教室的營運已漸漸上軌道,現在所欠是穩定的報讀人數。
兩師徒正計劃多做宣傳推廣,基本目標是每月開25班,每班收20人,即平均每月有9萬元營業額,扣除約3萬元的基本開支,兩師徒可有一份較為可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