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胸襟放寬言禁

拿出胸襟放寬言禁

張超雄

董建華對民主派如何才能獲得中央願意與其溝通,有這樣的反應:「他們自己心知肚明。」相對來說,中央政府比董建華直接了當。外交部駐港特派專員楊文昌說,中央不會要求取締特定的組織或黨派,但不能接受支聯會的口號。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說得更明白,他認定香港有一小部份民主派人士,從言論以至行動,一直堅持推翻共產黨、顛覆中央政府,他質疑雙方是否有溝通的基礎。
在眾多民主派口號中,中央政府明顯對「結束一黨專政」和「還政於民」特別敏感,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甚至是造反的口號。陳佐洱進一步以六四事件後的黃雀行動為例子,指民主派勾結外國勢力、反共產黨的立場至今不變,即使准他們返內地亦無意義。
陳佐洱的言論,同時顯示現今中央政府,與當年暴力鎮壓要求民主和反貪污的學生的政權立場完全一致。黃雀行動是一項拯救民運人士逃亡的人道行為,是任何有點良知和熱血的中國人,只要做得到也會做的事。但對中央政府來說,這批民運人士提出要民主、反官僚及貪污,矛頭直指中央政府,等於挑戰中央權威,與造反無異,香港有人串同外國力量去幫助造反者逃亡,當然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這種思維邏輯,相信源於中國數千年的帝皇文化及封建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山是共產黨打回來的,統治政權當然非共產黨莫屬。這個政權從來都不是人民的,哪有還政於民的道理?而且根據共產黨的邏輯,共產黨就是由無產階級、工人及農民組成。它必然是代表人民的最高利益,所以共產黨專政便等於人民民主專政。這就是中國式的民主。
可惜,權力是會令人腐化的;絕對的權力會令人絕對腐化。建國五十多年後,執政的共產黨是否仍是無產階級、工人和農民呢?民主的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要建立制衡。西方的民主要將三權分立:立法、執政和司法三權獨立並互相制衡。人民亦可通過手上選票去選擇代表他們利益和理想的立法者及執政者。對於施政的不滿,人民有多方面表達渠道。對於施政失誤者,人民可以用選票令他下台。整個過程可以通過理性的討論,用不上槍炮坦克。
當權者要在言論空間劃上禁區,不容任何批評和挑戰,只會令缺乏制衡的社會更加失衡。正如陳日君主教說:這是危險的。危險處在於施政失誤時又不容反對聲音,只會愈行愈錯,造成極大破壞。最後,這個政權只會變成曾被自己推翻的政權一樣地腐敗。歷史就是如此重演下去。難道中國人真是缺乏智慧,去打破這個悲劇式的循環嗎?言論自由是制止社會失衡的最後防線,但願領導者能拿出點胸襟,開放言論,讓中國逐步走向公民社會。
……………………………………………………
作者為民主動力副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