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日賣地成績僅符合市場預期,觸發地產股獲利回吐,拖累港股先升後跌;投資者繼續觀望美國公布最新經濟數據及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的講話,一般預料在聯儲局月底議息前,大市走勢依然反覆。
港股前日瀉逾300點後,昨日早段回穩,中午收市前曾經反彈89點,主要由地產股造好帶動;及至政府在午市拍賣九龍城沙浦道地皮,成交價10.1億元只屬市場預料上限,未能為市場帶來驚喜,即時引來獲利回吐盤,拖累港股倒跌。
恒指收報12050,跌25點,但較全日高位12165跌115點,成交減至109.8億元。即月期指收報12099,轉高水49點,成交合約近3萬張。
新地(016)收63.5元,跌0.39%;長實(001)收報57.5元,跌0.43%;恒地(012)收32.3元,跌0.92%;勾出地皮但投地失敗的嘉華國際(173)收1.38元,跌1.43%。
雷曼兄弟地產分析員胡一威認為,對比上次賣地,今次成績較為合理,但由於沙浦道地皮面積較細,指標作用不大,華懋集團只是希望合併毗鄰地皮發展,才願意出高價競投。故他估計,縱然今次賣地成績能夠支持樓市氣氛,但地產股短期仍然受到美國加息陰影困擾。
另方面,美林證券每月向全球基金經理進行一項調查發現,他們預料中國經濟將於未來12個月轉弱,中國通脹率可能上升;日本以外太平洋地區的基金經理偏向減持中國市場,增持港股;看好能源、銀行及保險股,看淡公用、醫藥及電訊股。
人民銀行官員雖重申未有即時加息的壓力,但國企股表現受中石油(857)有回吐壓力而下跌1.27%,收報4187.9。不過,新華社昨引述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負責人表示,與國有商業銀行比較,股份制商業銀行缺乏金融宏觀調控經驗,目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貸款盲目增長、盲目佔有市場份額的傾向。因此,銀監會要求股份制商業銀行今後要加大調整信貸結構的力度,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此舉意味內地銀行可能進一步收緊銀根。
市況反覆無礙新股上市。市場消息稱,持有武漢國際集裝箱轉運碼頭56%股權的中國基建港口(8233)擬配售1.5億股,招股價介乎0.68至0.82元,集資1.02億至1.2億元,29日在創業板掛牌。由於該碼頭開通不久,過去兩年均沒有營業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