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根的葬禮,除了沒有一個治喪委員會,列根夫人、布殊、戴卓爾夫人、戈巴卓夫四個人也沒有通宵打麻將在靈堂守夜,還少了一項節目,叫做「瞻仰遺容」。
在一場中國式的喪禮中,瞻仰遺容是最令人期待的環節。一場喪禮沒有了瞻仰遺容這最Juicy的一Part,無論喪禮如何風光,就像億萬金元製的大電影《鐵達尼號》剪掉了那場著名的女主角琦溫絲莉躺下來當人體模特兒的露點戲,總教人覺得少了一點甚麼,有一點想喊「回水」的憤怒。
為甚麼一定要瞻仰遺容?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死亡有太多的陰謀。雍正死時傳說棺木裏沒有了頭,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也沒有伏法,傳說是最後一刻掉了包。老爺子到底真的死了沒有,還是身家的分配尚未有定論,要讓子孫圍着棺材大家看清楚,就像澳門賭場的荷官在派牌前先把幾副新牌在桌上扇形一鋪開,攤攤手以示公允,大家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展開你死我活的鬥爭。
因此中國式的喪禮,悼詞不可致得太長,因為人人都等着瞻仰遺容。因為有了這道儀式,創造了許多配套的商機,如壽衣製造和替死人化妝。從法場斬首到公路上車撞死了人,中國人喜歡圍觀,瞻仰遺容是一種以「哀悼」為包裝的八卦窺秘。棺材中的人,化妝全是一個樣,臉蛋圓胖得像剛吃了幾罐大陸的大頭仔偽奶粉,胭脂塗得像表演古典扇舞的女中學生,還有裏外七重的紅襖白絲褂,包得像襁褓一般,甚似詼諧劇裏的角色。跟隨大人瞻仰遺容的時候,只有五歲的你,切記不可以笑出聲來,要學着四周的大人裝出一副像哀悼毛主席周總理一樣的悲苦神情,那樣你會學習成熟。
但「瞻仰遺容」四字有語病,還沒蓋上的棺材平放着,看熱鬧的人站着觀,視點斜斜地自上而下,明明是「俯看」,也就是英文說的Lookdownupon。為何變成了「瞻仰」?但中國人看世界的角度往往十分獨特,多了一項小小的謬誤,問題不大的。
外國人不明白,遺容有甚麼好「瞻仰」?列根和戴安娜最後都沒讓人多看一眼。就是不讓你看,才讓大家記住逝者生前最華美的風采,這一點點懸疑,是含蓄得很有哲理的。
最幸福的遺容瞻仰,其實在床上。女人在性高潮的時候,據醫生說,精神會進入一種叫「假死」(FalseDeath)的真空狀態—雙眼翻白、呼吸短暫停頓、一口氣喘不過來。一個有情的男人,在「觀音坐蓮」的處境,就能「瞻仰遺容」長達五秒鐘。看着她一次次經歷生死界,在下面的你,長長吁一口氣,在心中,向她致以愛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