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惠於內地華南地區外貿增長強勁及中轉貨量增加,本港葵涌貨櫃碼頭上月貨櫃處理量增至113.1萬個標準箱,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4.5%;今年首5個月共處理506.1萬個標準箱,增長4%,箱量仍然凌駕深圳碼頭。若以上述處理量增長計算,本港5月份的整體出口表現肯定有可觀升幅。
港口發展局數據顯示,葵涌碼頭在3、4月的增幅不足2%,但5月卻大幅飆升14.5%(見圖)。政府發言人解釋,處理量顯著上升,主要由於華南地區的外貿增長強勁,運往歐美市場的貨量增加所致。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補充說,葵涌碼頭部份增長來自中轉貨,基本的出口貨量也維持強勁增長。他指出,2、3月原本是歐洲市場的淡季,但今年一反常態,年初至今均維持一定貨量;美國市場更於5月踏入旺季,部份船公司昨日起徵收旺季附加費,不少付貨人趕在加費前付運貨物,但無礙貨量繼續增加。
何立基指出,今年1至5月深圳碼頭處理量升近32%,共處理491.7萬個標準箱,葵涌碼頭也處理超過500萬個標準箱,兩地同樣錄得可觀的增幅,反映「成個餅的確是做大了」,沒有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雖然中轉貨量較難準確預測,但他對本港今年整體出口表現感樂觀。
葵涌碼頭經營商之一的現代貨箱發言人透露,旗下碼頭今年5月處理約36萬個標準箱,單月增長7至8%;首5個月共處理161萬個標準箱,增長約3%,佔葵涌碼頭總處理量32%。她表示,吞吐量增加主要是轉口及來自內地的貨量上升所致。
除了葵涌碼頭處理量大幅攀升外,期內中流作業的貨櫃處理量也有顯著升幅,上月便錄得32%增長,令本港在5月份的處理量猛升21.6%。累計首5個月,中流作業的處理量增幅為23.1%,令香港總計處理量升達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