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映娛樂」出品了一系列的邵氏影片經典,當今與「三聯出版」出書,叫我作序。
身為邵氏的一部份,當然樂意。
研究香港電影,沒有邵氏這一環,就說不下去了。當今我走過香港的街頭巷尾,每逢有攝影隊,不管是電影或電視,走近去一看,工作人員之中,都會遇到一兩位邵氏的老臣子。
在電影的江湖,邵氏的地位像少林寺,子弟無數,皆有深厚的功夫底子,生存至今。
在邵氏帝國輝煌的當年,電影征服了整個東南亞、戲院佈滿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沒有一角落看不到「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字句。
接着,《天下第一拳》打到歐洲去,在意大利電影賣座史上還是佔着記錄。邵氏更有遠見,投資荷里活市場。列利.史葛導演的經典《BladeRunner》是其中之一。
中華文化是由各種方言組成,但文字統一。邵氏電影為了所有中國觀眾,首創華文字幕。當年,在深受文化迫害的許多國家中,華僑都鼓勵自己子女去看邵氏電影,這是學習中文的唯一途徑,別小看它們是一堆娛樂片,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甚巨。
宮廷戲、民間黃梅調電影的佈景,令人歎為觀止,當今看來,顯得目前製作的簡陋。當然邵氏出品也提倡拍實景,對香港的歷史,更是一個記錄。像《城寨出來者》和《香港奇案》等等寫實片,是個社會的縮影。
刀劍和拳腳的動作片,對世界電影的影響尤深。沒有邵氏的基本訓練,產生不了在荷里活當紅的武術指導,也沒有受尊重的導演,像吳宇森之類的人才。
在底片保管不先進的年代,許多製作都已損壞和褪色,多得「天映娛樂」的同事,將每一格影片都以電腦修補和糾正,比上映當年更加燦爛。現在看來,老懷歡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