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排球雖然在一般人心目中,只是去沙灘的消閒活動;其實沙排在亞運、奧運已屬正式項目,香港四位英姿颯爽的少女組,每星期都積極練習,就是希望代表香港,出戰○八年北京奧運沙排賽。文:盧漢傑圖:曾顯華
每個星期六,四位女青少排中堅分子謝穎紅(Clara)、江卓儀(Sonia)、江倩儀(Sindy)和蔡詩敏(詩敏),都會風雨不改到黃金海岸練習沙排;其中Clara和Sindy可算是當中大師姐,她們擁有三年半沙排經驗,Sonia在○二年入隊,詩敏則在上年學界賽表現優異而入隊。
香港排球總會總幹事鄭景亮(Kingsir)說:「鄧明媚和唐麗明代表香港出戰亞運後,我們便計劃培訓一班女青球手,希望可以出戰○六年亞運和○八年奧運,她們可算是排球總會的長遠投資。」Clara和Sonia上年就代表香港參加世青賽及一系列友賽,雖然在世界賽首圈便出局,但在友賽曾擊敗加拿大、新西蘭青年隊,顯示不俗潛能;Kingsir更希望,安排Clara夥拍港隊大師姐鄧明媚,出戰七月亞洲錦標賽,增加大賽經驗。
青年軍每星期會接受兩課三至四小時沙排練習,並有三課個半小時體能練習,Kingsir說:「她們至少有四年以上室內排球經驗,基本排球技術不錯,所以每課三小時的練習,我會花一半時間練習技巧、一半時間練習戰術;因為沙排只有兩人一隊,與拍檔建立默契是十分重要。」
此外,她們每星期有三天到健身室做gym,加強肌肉力量,特別是大腿和腰腹肌肉,增強彈跳力。
對於沙排的樂趣,詩敏覺得,沙排需要更全面技巧,球員打波的機會也較多,滿足感較室內排球大;Sonia就最喜歡沙灘環境,她說:「沙灘環境舒適,又有海風,就算飛身救波,跌落沙堆中都不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