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社署插手 險釀翻版郭亞女事件<br>10歲女童被母禁上學1個月

警方社署插手 險釀翻版郭亞女事件
10歲女童被母禁上學1個月

【本報訊】牛頭角樂華南邨一名精神病婦禁止十歲女兒返學長達一個多月,親友報警,雙方對峙三小時才由鎖匙匠開門入屋查探,證實並非禁錮事件,但已引起社會上頗大迴響,甚至有街坊指情況險釀郭亞女事件翻版。有議員和教育界人士昨稱,遇上這類特殊個案,校方、社署和教統局必須反應夠快,不能拖拉,否則對十歲女童構成很大的傷害。 記者:周志鴻、陸文超

涉及事件姓劉的女童,在牛頭角聖公會基樂小學就讀四年級,成績一般。現時已由其親友接走照顧,教統局、社署正替其復課作心理和學業上的評估、輔導安排,至於女童的姓黃﹙四十六歲﹚母親,目前仍需留醫,有待醫生觀察其精神狀況。
消息稱,姓劉女童與母親住樂華南邨展華樓一單位,據說女戶主的丈夫數年前病逝,她後來患有精神病,要食藥治療,現處於康復階段。
由於黃婦家庭狀況特殊,要由社工跟進。街坊指黃婦對女兒尚好,不見她曾打過女兒。
綜合校方和政府各部門所稱,黃婦在上月五日曾致電通知校方,替女兒請兩日假,可是至上月七日仍不見女童上學,校方致電查問,卻無法聯絡得上;至十二日校方發出第一封信了解,無結果後,按學生無故缺課七天之規定,遂在翌日通知教統局,校方亦在上月十三日再發第二封信,且是掛號信,一樣不獲回應。

女童交親友照顧
在五月十日至六月九日期間,學校職員、社署社工、教統局人員先後四次家訪,卻發現無人應門。
在前晚近七時,學校社工、職員連同黃婦一名姓翁三十六歲的嫂子到上址查探,拍門無人應門,但眾人發現屋內似有人在,客廳的燈一度關上,翁婦恐黃婦的女兒有不測,致電報警。
警方及消防員到場,出動談判專家勸說黃婦開門,對方不肯,消防員縋繩至單位窗戶窺看,發現母女郁動,證實兩人尚安全,便繼續耐心勸喻。
雙方對峙三個小時,最後召鎖匙匠開門,順利入屋,兩母女無恙,證實事件不涉禁錮,由救護員將黃婦送院治理,其女兒交由親友暫時照料。
事件引起街坊議論紛紛,甚至有人稱與十八年前的郭亞女事件很相似,母女境況值得同情。聖公會基樂小學校長鍾淑芬昨舉行記者會,表明校方在事件中已盡力跟進,只是多番聯絡學生之母親,都聯絡不到。
教統局和社署發言人回應說,政府一直有跟進該事件,根據各方的專家意見,女事主是有能力照顧其女兒,且對女兒很好,暫未到頒發入學令或申請保護兒童令的地步。觀塘區議員馮錦源昨稱,當局要吸取教訓,不能老是慢半拍,遇到這類複雜個案,要專責小組急切跟進,各部門相互協調,例如白天家訪不到,可改為晚上家訪,盡快了解女童不上學的原因。
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區伯權稱,校方不能按一般方法去處理特殊個案,若已知女事主有精神問題,更要提高警覺力,盡快向各部門求助,不是按規定完成指定程序便認為自己經已盡力。事件中女童受到的心理影響肯定大於其學業,必須密切輔導。

禁止女兒上學的婦人(左二)送院觀察。

消防員縋繩而下,監視屋內母女情況。

險釀翻版郭亞女事件母女的住所,昨日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