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轟頤康供款窮人吃力

議員轟頤康供款窮人吃力

【本報訊】政府完成「頤康保障戶口」計劃的初步研究指出,由市民以月薪百分之一至二作為供款,解決日後醫療融資的問題。不過,部份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未顧及市民負擔能力;政府則承諾在未取得公眾支持前,不會施行。

月入五千或免供款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姚紀中昨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上解釋,現時本港近五成四醫療開支由公帑支付。日本、南韓、中國內地等醫療系統均採用多於一個財政來源的混合融資模式。
姚紀中稱,市民愈早供款愈好;若市民由二十至二十九歲開始將月薪的百分之二作為醫療供款,九成人在六十五歲退休後所積蓄的金額足以應付日後醫療開支。月入五千元以下的市民則可獲豁免供款。不過,部份議員擔心,此舉令市民「百上加斤」。
議員陳婉嫻批評:「政府淨係就醫療儲蓄做研究,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基層市民一向用公營醫療服務最多,𠵱家政府就嚇佢哋話『唔掂喎,開支咁大,你哋供款啦!』……市民供百分之五強積金已經好辛苦,重話要供頤康,我覺得政府要同市民感同身受,尤其對窮人嚟講,今日做(頤康計劃)係對佢哋落井下石。」
姚紀中回應時強調,計劃仍處於研究階段,政府必會先取得市民及議員的共識後才會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