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科學家在研究一種降膽固醇的漢堡包,在漢堡扒內加入植物抽取物,然後找來三十四個膽固醇偏高的自願者,分成兩組。甲組每天吃普通瘦牛肉漢堡,乙組吃降膽固醇漢堡,維時一個月。實驗結束後再測試他們體內的膽固醇含量,結果發現乙組比甲組的膽固醇低出大概10%,壞膽固醇更下降14.7%。
如果這種神奇漢堡包在港發售,價錢又合理,你會轉吃嗎?
從前在澳洲與美國生活,兩個都是養肥人的國家。澳洲有三寶,據說是「蒼蠅、肥婆和醉酒佬」。那兒的人一般都樂得肥胖,吃得肆無忌憚。住宿舍的時候,每天的油膩晚餐後還有兩個拳頭大小的蛋糕,吃時還要加半碗吉士忌廉,單是看着別人進食也覺得渾身是脂肪。
到了美國,一踏進超級市場,琳瑯滿目的低脂食品:由"reducedfat"到"lowfat"到"nofat"──花多眼亂,任君選擇。最是抗拒這些標榜原汁原味但在脂肪比例打了折扣的食物。任誰也知道,惟有半肥瘦的叉燒才有酥化甘甜的質感,才能有稍稍咀嚼後在舌頭上溶掉,讓人齒頰留香──瘦叉燒?望塵莫及,脫脂冰淇淋更是討人厭,欠了牛奶的香滑軟綿,一口霜一口雪一口糖精。而且,大多脫脂食品都用高糖搭夠,輸了口福又有損健康。就像「齋口不齋心」的吃齋鮑魚、齋燒鵝,結果便吞下大量味精、染色素和油。
話說回頭,在美國好吃的漢堡包有In-N-OutBurger。香港則要數駐港不足一年的TripleO了。蘑菇漢堡好吃,薯條不賴,藍莓奶昔必飲。
吃漢堡包要盡情,怕胖不要吃,要吃不要怕。那天在TripleO聽見女士A說:「你好像胖了一點!」女士B反應奇大:「我丈夫今早也這樣說,我警告他,再這樣說,我跳樓!」她們點了漢堡包和炸雞塊,只見女士B拿出紙手巾,按在雞塊上像做心肺復甦按壓法一樣,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吸油。聞者不屑,見者側目。
編按:鍾偉民請假一個月,由陳頌恩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