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外資股東身份<br>渣打入股光銀絆腳石

光控外資股東身份
渣打入股光銀絆腳石

渣打集團(2888)正洽談入股中國光大銀行,消息說,有關洽談的關鍵之一,是持有光銀逾20%權益的中國光大控股(165),被視為光銀海外股東的身份能否「重新」定義,因為光銀與光大系為同一集團相關機構,如毋須視作外資股東,可讓渣打持有較大比重的光大銀行股權,但此舉要視乎監管當局的批准;若光控地位無法解決,渣打入股的權益將非常有限,令交易的吸引力減低。

天津渤海銀行也考慮
據悉,渣打集團另一間曾洽談入股的對象,為中國銀監會支持、天津市政府催生籌建的天津渤海銀行,儘管該行為全國性持牌銀行,亦無壞帳負累,美中不足之處,是該行剛獲批准建立,分行網絡及業務由零開始,投入的資本多,發展期亦較長,故在洽談次序上,渣打仍以光銀為先。
渣打銀行發言人拒絕對傳聞置評。集團主席桑德森早前稱,正與內地一至兩個潛在夥伴進行洽商,期望盡快達成協議。渣打銀行董事王冬勝較早時已表明,渣打集團已退出洽談入股交通銀行。
上周一,有報道指渣打擬入股光銀15%,但目前光控持有光銀21.39%,連同亞洲開發銀行的1.9%權益計,外資股東佔光銀的持股量達23.29%,基於內地規定,外資股東持有內地銀行合計權益不能超過25%,因此市場早前認為,渣打即使談妥入股,其持有的光銀股權亦只能不逾5%(因為收購的光銀屬新股,光控及亞銀的股權會被攤薄)。

外資持股不准逾25%
因此,渣打目前洽談入股光銀,要爭取解決一些關鍵問題,其一便是光控作為外資股東的地位能否調整,變相令渣打可持股的上限提升,否則即使光銀擴大股本,渣打入股的空間仍很狹窄,難達致渣打的期望目標。
較早前光銀股東會表示,光控年內會透過供股增加光銀的股本及投資,但由於單一外資股東持股上限為20%,光控要再增持也有限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