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長春報道】大成生化(809)聯席主席徐周文表示,國家主席胡錦濤5月視察大成長春廠房時,讚揚大成與IPP合資的多元醇試驗項目,認為產品可取代石油,有助解決能源短缺問題,並要求擴大廠房規模;大成擬待產品7月初推出後,再落實擴大規模及最佳產品組合,項目可能由原先年產10萬噸,擴大至50萬噸,國家已初步同意提供十多億元(人民幣.下同)貼息項目貸款支持。
徐周文說,伴隨胡氏視察的國家發改委官員即場表示,只要多元醇試驗廠成功,「會批一個大的給你」,他笑言:「今回真是自己不幹,國家亦要你幹。」但他說年產1萬噸的多元醇產品,要有3萬噸玉米提煉能力配套,需相應提高玉米提煉產能,故大成計劃將產能由目前的180萬噸,提升至2007年的400萬噸。
他估計建一個產能50萬噸的多元醇廠,投資約15億元;配置的180萬噸玉米加工廠,則需8至10億元;至於國家貼息項目貸款,徐氏稱首3年可免息。大成執行董事孔展鵬補充說,早前公布總值21.7億元的04至07年資本開支規劃,已包括新建一項10萬噸多元醇廠及一個60萬噸玉米提煉廠,故今次只考慮增建一個年提煉能力達120萬噸的加工廠,廠址未定設於長春抑錦州。
孔展鵬解釋,多元醇項目的發明專利權屬IPP、生產專利權則屬合資試驗廠,若擴大產能,合資試驗廠比例可能須作調整,大成願增持合資項目股權,但產品只會透過合資項目另一股東三井銷售。
兩人指出,由玉米提煉的多元醇產品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及乙醇,成本較石油提煉的低20%;其中以乙二醇用途較大,丁二醇及丙二醇價格則較高。在目前油價高企下,相較以石油作原材料,玉米製的產品毛利率可逾五成;但若油價跌至18美元一桶,則玉米製品可能無利可圖。
賴氨酸業務方面,孔展鵬指首4個月出口價較進口高出5%,故大成增加產品出口,累計首5月出口量為8000噸,超逾去年全年的5000噸,但5月開始國內外價已持平;另今年產量將達10萬噸。由於產品第二季的淡季售價仍較去年同期高,他估計今年平均價較去年高一成以上。
電力供應方面,徐氏稱八成由本身燃煤發電機組供應,加上透過調整早晚安排,維持產量,但需爭取提高燃煤效率,做到即使煤價上升,發電成本也可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