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br>美國加息幅度 還看通脹步伐

投資論勢:
美國加息幅度 還看通脹步伐

上周金融市場最關注的大事,自然是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所發表的言論。由於格老表明會採取果斷行動控制通脹,令市場感覺到強硬的語調反映美國加息步伐將較預期急進,因而轉軚追捧美元,令美元得以一掃頹風,在周中以後扭轉了周初的弱勢。
事實上,同一樣的消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演繹,是不足為奇的事。譬如油價上升,其實對歐元區的經濟亦有頗大的影響,因為歐洲多國中,石油可以自供自給的寥寥可數,較為人所知的包括北歐的挪威和擁有北海油田的英國,但兩者之中,前者未有加入歐元區,後者亦在當年索羅斯狙擊英鎊時被迫退出歐洲滙率機制,現時歐元區成員國中,幾乎清一色要依賴石油進口,故早前歐元受到追捧,原因竟是經濟受高油價的影響不及美日兩國,理據能否站得住腳,可謂見仁見智。

本周數據關鍵
同樣道理,對於格老的言論,市場亦有不同銓釋。我個人的看法,是格老把加息行動會否加快的關鍵,放在通脹是否有惡化迹象。假如本周公布的消費物價指數顯示通脹威脅未成禍患,相信聯儲局仍會堅持早前對加息採循序漸進的態度;反之,一旦發現通脹變成脫韁野馬,不但本月底加息幅度可達50基點,日後更可能會不按牌章地採取果斷行動。所謂不按牌章的果斷行動,是不等待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議息期便宣布加息。其實類似的例子並不乏先例可援,記得當年俄羅斯發生賴債事件,引發了美國大型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出現危機,以及美國在2001年發生「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時,格老亦曾不按牌章出牌而毅然果斷減息,相信廣大投資者皆會對此仍留有印象。

英鎊仍可低吸
不過根據現時的情況,美國通脹仍低於長期平均水平,除非油價高企的效應逐漸彰顯,否則,聯儲局大幅加息的機會仍然不大。筆者相信聯儲局在本月30日的會議中會先行加息25基點,並在明年開始才會進一步加息。無疑美國最近3個月的就業數據十分理想,所創造的非農業職位累積接近百萬,但仍然不足以改變筆者對聯儲局今年內只會溫和加息的看法。
由於油價於短短數日之間自21年高位的42.45美元回落至37美元附近,故英鎊未能扶搖直上,並不令人奇怪。正如筆者上周所說,英鎊升急跌銳,高追並非所宜,反而在調整時趁低吸納,才是適當的做法。至於甚麼水平才算低,亦屬見仁見智,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不願冒風險的,可以等待1.76中位才買入,若有實力可以把止蝕位定得較遠的,在1.80中位已可一試。
基於美國的雙赤問題解決無方,加上在阿蓋德組織瓦解前,美國仍要面對一定的恐怖襲擊風險,我個人對美元長線前景仍然看淡,無論是以經濟表現或息差衡量,剛於上周再加息25基點而把息差優勢擴大至3.5厘的英鎊,再度挑戰1.90美元關口的機會仍大。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