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牙涉失誤 長出崩門牙<br>女童新齒壞死控牙醫索償

剝牙涉失誤 長出崩門牙
女童新齒壞死控牙醫索償

【本報訊】十歲女童多年前向一名私人執業的牙醫求診,剝掉兩隻乳齒門牙,門牙再生後,發現其中一隻門牙崩了,女童家人再帶她向政府的牙科求診,證實門牙已壞死,懷疑早前牙醫剝牙涉疏忽所致,遂入稟區域法院,向該名牙醫索償,有專家指出,牙醫為病人剝乳齒時,若操作儀器不當或用力過度,可能令乳齒下面未長出的恒齒受損,但情況不常見。 記者:蔡曉楓、羅宇光

涉案牙醫余劍鋒在台灣念牙科,來港執業已有二十年,其診所在北角健康邨,昨日他接受記者查詢時表示,該名女童曾到診所剝牙,半年後其母致電給他,指女兒的門牙表面有「少少崩」,當時他回應說恒齒有凹凸屬正常情況,後來她沒再覆診,故不知她現在情況如何。
原告李詠詩(譯音)是由母親胡雪慧(譯音)代表,指控余劍鋒疏忽,估計申索不多於一百萬元,因為區院的侵權訴訟,一般的申索金額,是五萬至一百萬元,若索償超過一百萬元,便應交由高等法院審理。

牙髓神經受損或死去
女童父親李先生昨向記者講述事件時表示,其妻透過朋友介紹,在○一年一月四日,帶女兒到余劍鋒的診所,剝掉兩隻門牙,後來門牙再生,其中一隻卻崩了,遂帶女兒到菲臘牙科醫院。
李先生續指,醫院的牙醫替女兒檢查後,發現她的門牙已壞死,日後可能會碎掉,懷疑是早前私家牙醫剝牙時疏忽引起,遂興訟追究。
所謂牙齒壞死,即藏於牙髓中的神經受損或死去(見圖示)。香港大學牙科學院副院長周德華昨向記者表示,口腔內有很多細菌,若牙齒表面受損或有蛀牙情況,細菌可能入侵牙髓,感染牙神經,導致牙齒壞死。

可杜牙根除壞死組織
香港齒科法醫專家梁家駒醫生指出,乳齒下面便是呈胚胎狀態的恒齒,牙醫為病人剝乳齒時,若儀器操作不當或用力過度,可能令恒齒胚胎表面受損,長出後便可能壞死,但情況不常見,因為待脫的乳齒往往很鬆,牙醫不需太大力便可輕易剝走。
梁醫生續指,更常見的情況是,乳齒未剝前本身已經發炎及流膿,感染了恒齒胚胎,影響恒齒生長,而醫治牙齒壞死的方法是進行「根管治療」,即俗稱「杜牙根」,將牙髓中的壞死組織清除。
案件編號:DCPI525/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