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教育統籌局積極推廣學生閱讀風氣,但有兒童及青少年小說作家指出,本港學生讀物向來有「斷層」情況,因為出版商傾向照顧年幼學童需要,未能顧及較年長學童及中學生,當他們逐漸長大後會感到書本過於幼稚,而離開閱讀行列,這類書本作品不足的情況,過去三十年仍未有改善。
「教協書叢悅讀俱樂部」昨公布第一屆書叢榜十本小學生最愛看的書本,上榜書籍由數千名小學生選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所著的《多啦A夢數學篇》一至四冊,以近二千三百票位列榜首,而藤子.F.不二雄也獲選為小學生最喜愛的作家。
入選十大的《Q版特工之複製殺手》作者梁科慶昨在頒獎禮上指出,他曾翻查過七十年代一個學生十大好書選舉的報道,發現當時學生所選的書本,不外乎是中國四大名著、莎士比亞的作品及《愛的教育》,他引述當時一名大學教授批評說:「佢話好不幸,出版商冇出學生啱睇嘅書,我覺得呢句喺二○○四年仍啱用!」
梁科慶解釋稱,學生課外書可說是出現斷層,「市場忽略咗高小至高中學生嘅需要。」他指小學生逐漸長大後,便會覺得課外書幼稚而不想看,卻沒有合適水平的書本給他們閱讀,加上互聯網的吸引,「佢哋會離開閱讀行列,好難返嚟。」
《魔法王子》的作者齊東尼也認同可供學生選擇的書本不多。他提醒家長,現今學生較早熟,傾向看較深入的書本,他建議家長選較知識類或較趣味性的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