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上海人造雨降溫減用電

星期日專題:上海人造雨降溫減用電

炎炎夏日,高溫、乾旱、缺電困擾內地大部份省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缺電問題更為嚴重,預計用電高峯期缺電達八千七百萬千瓦以上。上海市的官員在四處奔波調電、調煤之餘,氣象部門也計劃耗資四百七十萬元進行人工降雨試驗,租用飛機到高空雲層噴灑催化劑,希望透過人工降雨降溫減少市民使用冷氣耗電。 中國專題組

「手裏有糧,心裏不慌」的古訓,如今被許多官員改成「有電在手,經濟不愁」。上海、浙江的省市長,近期都忙於「跑電」、「跑煤」,即跑到外地調電、調煤,希望減緩今夏電荒對經濟發展及民眾生活的衝擊。而上海市氣象部門,則別出心裁,準備實施「空中調水」計劃。

估計耗費470萬元
上海市氣象局氣候中心主任柯曉新表示,「空中調水」是在有利的天氣條件下,通過飛機對局部大氣層施加二氧化碳或碘化銀等催化劑,令雲層中的冰晶體或水滴體積增大、飽和,從而達到降雨目的。
他向上海《文匯報》透露,人工降雨的預算包括飛機租用費、播撒設備、地面監測費、人力資源等數十項,其中直接用來噴灑雲層所用的催化劑,每噴一次就需要四十萬元,估計全部費用需四百七十萬元。雖然費用昂貴,但相較上海市去年高價向鄰省購買四百萬千瓦電的價錢低很多。因為人工降雨令氣溫下降後,市民可以減少冷氣使用量,由此感染疾病的機會亦相應降低。

飛機雲層噴催化劑
內地以往的人工降雨多數採用大炮或火箭發射催化劑,但柯曉新指出,考慮到華東地區人口密度高,炮彈和火箭都有一定危險性,因此會改為租用飛機。氣象部門原本計劃本月內進行人工降雨實驗,但尚須得到市政府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