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列根與蘇共總書記戈巴卓夫在冰島舉行高峯會。那幾天的天氣惡劣,美蘇元首會面的地方有激烈的雷暴,一如莎士比亞悲劇《奧賽羅》中黑人將軍從海上歸來時的不祥之兆。莎士比亞喜歡用狂風雷暴預示戲劇中即將發生的陰謀,在那場氣候懾人的高峯會上,戈巴卓夫提出,蘇聯單方面大量削減核武器,交換美國把耗資萬億美金的「星球大戰」計劃擱置執行。列根的幕僚勸總統接受條件——「星戰」計劃本來就是一場科幻的牌局,旨在虛張聲勢的「偷雞」,現在戈巴卓夫中計了,他答應了裁軍,美國的目的已達,還不趕快簽署協議?
但列根想了想,斷然拒絕,那一次峯會結束了,列根兩手空空的回國,過份強硬的立場備受國會和輿論抨擊。三年之後,蘇聯垮台。戈巴卓夫被列根的強硬迷惑得陣腳大亂,蘇聯的經濟再也支撐不下去。這時人人才恍然大悟——列根不止要蘇聯大幅裁軍,剝下這頭老虎的利齒;他要的是蘇聯的命,他對老虎的牙齒沒有興趣,他要剝老虎皮。
列根逝世,美國厚以世紀的國葬,西方輿論一面倒讚揚。列根確實是世紀的巨人,他的樂觀和幽默,在冷戰時代的幽暗之中洞燭着希望。然而列根的生榮死哀也隱然有神化的趨勢,因為美國要借助這面大旗。許多人忽略的是列根優越之處,在於他根本無法模仿——既要大幅減稅,又要大量增加軍費開支,結果必然是財政赤字增滾,國債纍纍。但列根不必為後果負責,因為他是美國總統。美國政府印發美鈔,美國是全球經濟的龍頭,是全世界的大債主,其他國家沒有實力像列根一樣,面對蘇聯的沙蟹牌局膽敢一擲億金來揭看一張牌,而那張「一鋪清袋」的世紀賭注竟然可以是一張空頭支票。
在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下,列根從來不必宏觀調控的笑容,當然可以燦爛得很永恒。中國總理溫家寶正逢中國改革後經濟增長最繁榮時期,但臉上卻長懷憂戚,像朱鎔基一樣很少展露笑容。中國的國內外負債據說高達二十四萬億元人民幣,全國存款總額只有二十二萬億。各省市競相「上馬」與面子攸關的大建設工程,中國政府不得不急煞過熱的經濟。列根在位時,碰上了意志薄弱的戈巴卓夫。中國的敵人陳水扁卻狡黠多端,台獨的原則訴求絕不放棄。美國向台灣不斷出售武器,誘使中國像當年的戈巴卓夫一樣增加軍費開支。中國的政治文化不但出不了一個列根,現實的環境也不容在台上的領袖能享有一絲列根式的開懷的天使笑容。
列根主政的八年,我先是在大學,後來任職英國廣播電台。列根遇刺的那一天,我在大學學生會的桌球室的酒吧。「列根中了槍」,那一夜突然滿室的鬼仔同學騷亂地奔走相告,我拿着一杯喜力啤酒,和許多人一樣驚呆了。
以後的日子,因為傳媒工作,幾乎天天都與列根在精神上形影相隨。列根轟炸利比亞,列根出兵格林納達,老總統在播音室試音戲言時怎樣說錯了話下令轟炸蘇聯。大學時代和青春的歲月,為了展現獨特的神采,咒罵列根成為年輕人的時尚。英國的左派把《亂世佳人》電影海報中奇勒基寶手抱慧雲李的宣傳畫換成列根和戴卓爾夫人的頭,一時與南美共產革命偶像哲古華拉的紅旗肖像一樣流行。
然而,了解列根,也正如領悟莎士比亞的悲劇,太年輕總是不可能的。列根嘻笑怒罵地說:「信奉共產主義的人,只會閱讀馬克思;只有反共的人,才明白馬克思。」連一度激烈反對列根在英國部署潘興飛彈的貝理雅今天也浪子回頭,與戴卓爾夫人一起,向這位昔日的政敵致以真誠的哀悼。在地球的另一邊,卻還有許多人經歷過多番浩劫,面對一旗染血的圖騰,一生都擺脫不了夢魘一樣的愚忠。列根的葬禮各國元首冠蓋雲集,連戈巴卓夫也來了,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國的趙紫陽如果也能出席,列根的微笑當更圓滿無憾。
歐美老一輩的人,都能終身記得六十年代甘廼廸遇刺的一刻自己在做甚麼。我慶幸列根遇刺的一夜,我的記憶也凝固在腦海裏。將來才長大的一代,銘記一生的一刻應該是「九一一」世貿中心殞滅的一刻,在那幅畫圖中,卻缺席了一位領袖。
經歷了這許多不平凡的日子,我們發現原來是列根——這樣一位可愛的總統——畢竟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我還記起列根遇刺的一夜,我拿着冰冽的啤酒,抬頭看着電視的新聞直播,國際的恩仇如夢,人生的際遇如煙,當列根的靈車在雨中開出來,我才把手上的啤酒仰飲而盡,一傾杯而天地黯,滋味都不一樣了。
在濛濛煙雨的微矄中,我們目送一個時代的高大身影融入無邊的荒涼。
(圖)了解列根,也正如領悟莎士比亞的悲劇,太年輕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