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日在元朗山貝河落網的四歲「反斗鱷」,在漁護署新界北動物管理中心生活的第二日,仍顯得對環境很不適應,連續第二天不肯進食工作人員提供的鮮肉和活魚,但據負責照顧牠的漁護署專家表示,鱷魚不進食一至兩個月都沒有問題,現時首要的工作是「甚麼都不做」,好讓牠可以慢慢的適應下來,同時暫時不會讓牠與外界人士接觸,否則受到感染而有甚麼「三長兩短」,便功虧一簣了。 記者:徐雲庭、冼偉倫、蔡元貴
反斗鱷目前被安置在俗稱「上水狗房」的新界北動物管理中心內一個經過消毒的房間中,這房間有一個兩呎半深的水池,由於一米半長的反斗鱷身體厚度只有二十厘米(八吋),因此足夠讓牠在池中生活。
漁護署獸醫師戴慶豐表示,雖然這條小灣鱷仍未適應被捕後的新生活,但昨日牠已肯由室內游出室外曬太陽,前後達一小時之久,但至今牠仍不肯進食,而工作人員現時會在牠生活的地方加設一些遮蔽物,令牠可以很容易躲藏起來,感到有安全感。
戴慶豐說,其實鱷魚一兩個月不進食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對此並不擔心,現時只是希望牠可以在中心內慢慢適應,在一切安頓後,工作人員才會替牠進行詳細檢查,然後會送往嘉道理農場暫住。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黃始樂表示,在明年濕地公園落成後,鱷魚會長期安置在該處,屆時會開放給市民觀賞。
黃始樂稱,鱷魚在將來濕地公園的生活環境,設計上會以山貝河作藍本,但會用玻璃與市民分隔開,同時亦會向外地尋求多一條大小相若的鱷魚與牠作伴。
另外,漁護署署長陳鎮源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明年底小鱷魚被送往濕地公園飼養時,當局亦會考慮讓市民為鱷魚命名,「○五年之後大家都有機會見到佢(小灣鱷),香港人對佢都有相當大嘅親切感,我諗為佢改個名都係好嘅。」
嘉道理農場教育經理王麗賢表示,昨已派員到漁護署新界北動物管理中心觀察小灣鱷,但鑑於安全程序,職員無法走近看清楚鱷魚到底是否健康。灣鱷是生性凶殘的食人鱷,農場方面已經為所有遊客及員工購買了保險,至於鱷魚本身,則沒有買保險。
新加坡裕朗鱷魚園公園監督Daran先生指出,鱷魚突然轉換環境,在緊張與恐慌下,兩、三日內不進食並不出奇。不過,他認為這種情況不能長期坐視不理,假使小灣鱷連續四天不進食,則需要強制餵飼,即是利用長竿把食物強行放進鱷魚嘴裏,但此舉十分危險。漁護署初步確定小灣鱷是雌性,不過Daran說,小灣鱷只有四歲,鱷魚的性徵一般在六歲左右才會顯露。小灣鱷是雄是雌,還未宜太早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