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懈的堅持才令東歐變天 - 盧峯

蘋論:不懈的堅持才令東歐變天 - 盧峯

有關已故美國總統列根生平事迹、政治歷練、一生貢獻的書實在不少,他的個人傳記也有好幾本。幾年前美國著名傳記作家EdmundMorris就出版了一本厚達八百多頁的列根傳記,書名是"Dutch-AMemoirofRonaldReagan"。只可惜EdmundMorris雖然得到列根伉儷批准可以翻閱有關列根的資料、書信及講稿,但他似乎在大量資料中迷失了,無法理出一條清楚的思路,以致書中的列根面目模糊,讓讀者難有共鳴。
相對來說,PeterSchweizer所寫的"Reagan'sWar"雖然不過三百頁左右,對列根的童年及青少年時代也沒有着墨,但卻讓讀者清楚看到列根如何成為一個政治溝通的好手、如何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演講者、如何一以貫之的捍衞自由及反對共產專權制度。
大家也許以為,列根既然長期在荷李活打滾,他能言善道、演講動聽是自然不過的事。可根據PeterSchweizer的書,列根真正成為演說高手是經過長期磨練的。他在五十年代被通用電氣(GeneralElectric)聘請主持一個電視節目,並成為該公司的親善大使,讓他有機會坐火車到通用電氣的不同廠房跟工人談話,向他們發表演說以鼓舞士氣。
由於列根要長期因應不同地方、不同工人、不同情況發表演說,在這樣的訓練下,他怎能不成為一個演說高手、他的演說技巧怎會不爐火純青呢?
不過,PeterSchweizer的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列根為了堅持本身的政治信念、為了反對共產專制制度而被共和黨的主流派排擠。應該看到,列根自六十年代開始已在共和黨內嶄露頭角,成為重量級的政治明星,可是由於當時的政治氣氛講求的是跟共產制度和平共存、講求的是「緩和」政策(d?ente),共和黨的主流派便一直拒絕支持反共立場強硬的列根競選總統,反而積極支持主張和談、主張裁軍的尼克遜、福特等成為候選人。
可是列根並沒有氣餒,也沒有因為見解得不到主流「黨意」及民意支持而退縮或轉軚;相反他依然四處發表演說,提醒美國人及全世界不要懼怕共產專制制度、提醒美國人及全世界要對自由民主制度有信心、提醒美國人及全世界「緩和」政策只會令共產專權國家得寸進尺。
經過二十年的等待及堅持,列根的主張才終於得到共和黨的認同、才得到渴望重振信心的美國人認同,讓他在上任後全力推行。試想想若果列根沒有這樣堅強的信念、沒有這種堅持,任由「緩和」政策延續下去,又或是放棄「自由必勝、共產專制必敗」的堅定立場,那共產專制制度到現在恐怕還在前蘇聯、東歐及世界不同角落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