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富翁死亡案證供曾顯示有人「拔喉」,這種與安樂死相類似的情況,在外國曾引起激烈爭論。醫療政策評議會主席郭家麒醫生昨表示,現行法律不容許安樂死,但今次事件再次帶起有關安樂死的爭議。
郭家麒醫生指出,香港社會已到達成熟階段討論安樂死,本案基於特殊情況,在詮釋上形成灰色地帶,由於安樂死不再只屬醫學界的討論範疇,已涉及道德及法律層面,郭醫生希望在法律就安樂死作出改革前,政府能讓整個社會作深入及廣泛的討論。對於如何防止市民效法本案,他勸喻病者家屬不應太衝動,現時醫學可為病人減低痛苦程度。
黃國桐律師表示,律政司沒有責任交代撤銷起訴原因,但安樂死議題敏感,該案當初正式起訴時引起公眾廣泛注意,故律政司現時決定撤銷起訴,應交代有關原因,以免混淆訊息,令公眾錯誤以為安樂死是可接受。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麥國風表示,他本人絕對不支持安樂死合法化,認為無人能夠代替病人取捨生命。
病人權益會發言人陳萃菁指出,市民對安樂死的認識極為有限,必須讓社會人士進行討論以加深認識,至於是否就安樂死立法,則需憑市民的意願決定。會方最關注的是病人治療過程中,能夠獲得何種待遇,正如阿斌個案,他只因長時間卧床而有輕生之念,如果醫管局能投放更多資源照顧病人,減輕他們在醫療期間的痛苦,他們就未必選擇安樂死。
資深大律師郭棟明個人贊成安樂死合法化,但強調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監管機制,設立委員會去考慮每個個案,考慮範疇包括醫學證供、諮詢病人或病人家屬意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