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安生一句「令人想起文化大革命的姿態」,引來排山倒海的左派攻伐之聲,有說陳太未經歷文革不應作此聯想,有說陳太興風作浪,有說陳太為民主派的選舉造勢,有說退休官員不應說三道四,左派報章更發動大批內容重複的咒罵文章。
文革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排山倒海的不講道理、一味抹黑咒罵的大小字報,就是人人爭着與劉鄧(劉少奇、鄧小平)路線劃清界線。若香港沒有經歷文革的人,不知道文革是甚麼,不理解陳太所說「令人想起文革」是怎麼回事,那麼從這次對陳太的圍剿中可看到文革餘緒也。
………………………………
非洲和尚(黑人僧)說,陳太「長期以來,在港英政府做高官,港英政府不會為香港好,我相信她是繼續行港英政策」。
港英政府「不會為香港好」,卻為香港創造了經濟奇迹,市民富裕,享有內地人民所沒有的自由、法治、人權;中國政府「為中國好」、「為香港好」,過去幾十年把中國搞成甚麼樣子,回歸七年又把香港搞成甚麼樣子,有目共睹。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還是屈從文革式的語言暴力?
………………………………
非洲和尚說陳太不應批評中央,挑起中央對香港的不信任;陳永棋說對中央批評是「挑起中港矛盾」,梁振英說,過去一年香港人的表現令中央不相信香港人……。
矛盾似乎是香港市民、香港民主派、香港有良知人士所挑起的。但如果沒有北京欽定民望低迷的董伯連任,沒有強行為廿三條立法,沒有董政權的嚴重缺失和倒行逆施,香港人又怎會批評中央?過去幾年民調顯示,中央領導人在港人心目中的滿意度不是曾經持續上升嗎?誰是始作俑者?
………………………………
胡應湘說:曾憲梓不代表香港政府,我們也不想左派代表香港政府。
但人大常委通過釋法和否決「雙普選」的決定,而曾憲梓是香港地區唯一的人大常委。中央原定港區人大代表不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現在不但日漸干預,而且傳媒中幾乎都是曾鄔等人的聲音。
………………………………
將軍澳與民建聯議員辦事處共用一址的婦女中心女義工,一再發生涉嫌冒簽選民登記表格事件。民建聯議員楊耀忠表示,冒簽事件影響民建聯形象。如果香港沒有直選,如果香港回歸「一國一制」,那就不會有冒簽影響形象的問題了。中國共產黨不是一直代表人民嗎?黨不用冒簽,堂堂正正地就代替人民簽上所有表達意願的文件。
………………………………
劉千石倡議大和解,呼籲民主派與中央雙方釋放善意,民主派可退一步,比如不再提「還政於民」的口號,改為「爭取○七、○八年普選」。如果只是口號問題,那麼不喊某一口號自然不成問題。但看來中央關注的不是口號,而是權力來源。也就是說,中央在意的是不能讓香港特首及全部立法會議員有民意授權的權力來源。
………………………………
董伯涉嫌以低過半億的價錢賣地予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又涉嫌以每月僅二千七百元的租金,租出港島八個防空洞給詹康信改裝成私人會所及酒窖。
事件是否與董伯有關,尚待進一步了解。但這兩樁事已顯示出,一個當政者若失了公眾的信任,那麼甚麼相干的、不相干的事都會算在他頭上。何況,他自己也說過,香港所有的事情他都要負最後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