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2億 首條橫跨中港斜拉橋<br>深港西部通道明年通車

耗資22億 首條橫跨中港斜拉橋
深港西部通道明年通車

【本報訊】耗資二十二億元興建的第四條汽車過境通道,深港西部通道已完成五成的打樁工程,預計明年中深港兩段的橋面將可接通,新通道明年底通車後,將成為首條橫跨中港的斜拉橋,駕車人士過境時可盡覽后海灣美景,深港西部通道的流量亦會佔過境交通量七成,成為本港最大的過境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的路線是由元朗鰲磡石橫跨后海灣至蛇口東頭角,全長約五公里,車程僅十多分鐘。香港與深圳各自負責興建,香港段長三點二公里,而中港的過關設施全設於蛇口,實行一地兩檢。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處長伍國基昨表示,深港西部通道的設計,中間是斜拉橋連接兩邊的高架橋,大橋的走線呈「S」形,可以減輕橋身對后海灣水流的影響,而且比直路更能提高司機駕駛的警覺性,景觀亦較佳,斜拉橋港深兩段各有一個橋塔,各拉二十六條斜拉索,橋塔的設計會輕微傾斜,互仰向對方,象徵深港兩地緊密團結。

建鐵橋施工保護生態
伍國基表示,深港西部通道為三線雙程,預計通車後到二○一六年,每日流量會達八萬架次,佔總過境交通量的七成,成為最主要的過境通道。
他又表示,大橋有一段位於后海灣紅樹林;雀鳥覓食的泥灘及養蠔區附近,為免工程船會影響環境生態,工程設計特別興建了一條一點八公里長的臨時鐵橋,沿大橋的走線伸出后海灣的淺灘,供工程車輛行走及進行打樁工程,樁柱工程位置都加設了隔泥屏障,防止挖出的污泥污染后海灣及影響蠔田。工地共設有十六個水質監察點,至今未發現工程令水質超標。
他指出,大橋的樁柱共四百五十七支,現時已完成二百五十支,預計今年底可完成,橋身組件工程亦已開始,預計明年七月深港兩地的橋面便會接通,之後便可進行路面及欄杆工程。
另外,為配合深港西部通道,港府正耗資三十億元興建元朗至屯門藍地的后海灣幹線,及耗資六億七千多萬元將元朗公路由每方向兩線擴闊至三線,工程已完成超過三成。

為免影響水質,新通道工程特別建造臨時鐵橋,供工程車輛行走及施工打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