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湯家驊文章

  回應湯家驊文章

行政會議成員 梁振英

資深大律師、「《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湯家驊的文章《十五年前的第一滴淚》(本版六月四日)原文其中兩段是:「我還清晰記得那個年頭的深秋是何等難過。眼看着中東歐各國共產政權一一崩潰,民主一步一步的勝利,令我既羨且忌。然而為何世事這麼不公平?中國人的民主之路,為何比它們更崎嶇,目的地更遙遙無期?」
「天安門的血卻絕對不是白流的。中國的八九民運或多或少刺激了中東歐民運的成功,改變了多個國家的權力分配,最重要的是喚醒了香港幾百萬人的民主訴求。這十多年來,這份民主熱情終於在去年七月一日開花結果。」
湯家驊把民主勝利和共產政權崩潰合二為一,令他「既羨且忌」,然後在另一段說:「這十多年來,這份民主熱情終於在去年七月一日開花結果」。
七月一日和之後的幾次大遊行,香港市民有多種多樣的訴求,要求香港政制民主化的市民固然也有不少,但香港人的民主訴求和共產政權崩潰有甚麼關係?湯家驊是否認為要求香港發展民主政制的市民,都像他本人一樣,「眼看共產政權一一崩潰」,就會「既羨且忌」?是否認為香港市民都會把共產政權崩潰作為發展民主的目標?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女士提出中央對香港要多加信任的看法。我認為香港取得中央信任,是香港高度自治的前提,湯家驊這篇文草,對爭取中央對香港的信任,起了正面作用?還是負面作用?湯家驊有解釋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