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兩度接獲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行政主席邵逸夫的信件,要求關注TVB申請工業邨用地事宜。對於TVB及後獲准以優惠地價買地,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何宣威昨日表示,特首在事件上並無向部門施壓,減價是因TVB投資額龐大,但承認TVB的確獲得「特別少少嘅安排」。對於在特首收到邵逸夫的求助信後,工商局火速於六個月內放寬入邨條件,何宣威聲稱純屬「巧合」,並非因為邵逸夫與董建華有交情。 記者:何文雯 莫劍弦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批評官員的解釋,「監粗嚟,事件顯示有啲人比其他人更『平等』。」他指,公眾始終會質疑,減價到底是因特首與某人的關係,還是因為TVB投資額大。若說因投資額大而獲優惠,「除非一早講明做得大有着數,人哋可以選擇有咁大做咁大,否則就有誤導性。」
何宣威昨日與香港科技園主席羅仲榮、副總裁鮑紹雄三人一同召開記者會,對於記者不斷追問為何容許TVB於九九年簽約後,到○○年可再簽新約獲減價優待,羅仲榮聲言當年簽約時條文已訂明若短期內減價,對方可享有新價,況且TVB是工業邨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者,董事局有權彈性處理。鮑紹雄承認,當年除TVB外,有五間公司口頭提出減價要求,但無一正式提出書面申請。
對於羅仲榮聲言當年簽約時已有減價條文,本報翻查土地註冊處的有關合約,發現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減價條款。科技園發言人承認,有關條款只列於簽約前的批地建議書中,正式簽署的合約只列明舊的標準價。
不論是以往的工業邨公司或現在的科技園,在網頁或印刷資料介紹工業邨時均有列出「選擇在工業園裡設立廠房的十個絕好理由」,第十個理由是「一視同仁——本地和外國公司可獲得同等待遇。」羅仲榮與何宣威昨日對於「一視同仁」提出嶄新解釋,指「一視同仁」的待遇要與投資額掛鈎。羅仲榮說:「如果另外有間公司又係買九公頃(等同無綫電視城的面積),咁咪一視同仁囉!」
對於當局一直無公開表明地價會受投資規模影響,是否對其他投資者不公平,當年為工業邨公司管理局成員的何宣威承認,TVB的確獲得「特別少少嘅安排」,其餘公司都是按標準價。
有工業界人士透露,界內一直知道工業邨「入場」條件嚴格,一位在工業邨設廠的廠家批評:「政府一早講清楚買愈大塊地有愈多着數,我心甘命抵,𠵱家邊有人會信你。」
一位從事環保工業的廠家抱怨,工業邨曾以其公司業務屬厭惡性為由,拒絕他的申請,他最後只好將廠房搬到內地。對於TVB獲厚待,他不諱言感到政府「大細超」。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昨日已去信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主席丁午壽,希望就此事召開特別會議,要求政府解釋當中是否有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