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國內經濟降溫<br>宏調奏效 加息壓力減

數據顯示國內經濟降溫
宏調奏效 加息壓力減

【本報訊】中國昨日披露多項5月份經濟數據,均顯示經濟增長放緩,宏觀調控措施漸見成效,尤其是通脹更急速回落,並出現通縮情況,固定資產全面收縮。不過,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經濟專家指出,雖然中國整體經濟及消費可能「軟着陸」,但固定投資很可能出現「硬着陸」,地產行業更有逾半公司出現財政危機。

中央電視台引述國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表示,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回落0.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增18.3%,與4月的34.7%比較大幅放緩16.4個百分點。

CPI負增長 M2放緩
國家統計局同時公布,5月全國工業完成增加值4310億元,增長17.5%,較4月回落1.6百分點。
人民銀行公布,5月廣義貨幣M2餘額為23.4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17.5%,但較4月增幅少1.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為8.68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升18.6%,比上月低1.4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長速度也明顯放緩。5月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本外幣合共餘額為18.2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升19%,但較4月底低1.4個百分點。同月人民幣貸款增長18.6%,增幅較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3.1個百分點。同月人民幣新增貸款113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04億元。不過,邱曉華表示,鋼鐵水泥等行業的貸款增長仍達六至八成,故宏調措施仍須執行。

3指標回落 專家有看法
人民銀行首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曾披露,中國04年貨幣調控政策有三項指標:M2及M1貨幣增長約17%;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6萬億元;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約3%。人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CPI上漲到5%,才考慮加息。因此,上述數據顯示三大指標均回落,即加息機會更微。

一波料一半地產商財困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昨早出席一研討會時表示,中央在宏觀調控的手段,已轉為較強硬的信貸和行政干預,之前的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經過一輪緊縮信貸後,新的投資很快又會捲土重來,所以中央將會加大宏調力度。
陶氏又說,今年5月初起,內地明顯收緊信貸,銀行拒絕進一步批新貸款,對企業及地產發展商的財政造成嚴重壓力,也出現資金困難。他認為已有內地發展商開始以低價出售土地儲備,紓緩本身財政問題,部份也向財務公司以高息貸款。他預期,將有最多一半的地產發展商和企業,會陷入更嚴重的財政危機。
不過,他相信除非房地產價格大跌,否則中國經濟會在今年中開始放緩,零售消費和經濟增長都可軟着陸,但固定投資有可能硬着陸,料固定投資增長率將從今年首季的43%,大幅下降至2006年第一季的零水平。(見表)

圖為北京市民參觀新樓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