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華人老闆和鬼佬上司有甚麼最顯著的分別?通常在他們的辦公桌上。前者的辦公桌上放了幾隻照片架,照片中的他,與一些比他更高大的人物握手,在一九九七年之前,這些人是港督,最近幾年,合照的人多半已經換成了廣東省省長、港澳辦主任。在擠擁的照片架之間,才是他的金筆筆座,以及一隻雪茄匣子。
有時,他的辦公桌上難得地出現了一點點真空,那當然不是指他最近追隨了道學大師南懷瑾,成功地看破了世間名利的紅塵,而是他正苦惱地尋求照片架的「大換季」。以前合照的人物,不是已經聲名狼藉,就是傳聞已遭雙規審查;就是因為「七一」大遊行之後,他精明地嗅出了繼續展示他與特首的合照,在開始散發另一種排斥性的異味,來人瞥見照片,再抬頭看看他,人家雖然保持着禮貌的微笑,但走慣江湖的老闆,在對方的臉上分辨出一股淡淡的輕蔑。
因此華人的老闆,辦公室裏堆放着的一大棚照片架具有時時更換的周期性。不能怪他現實,因為在亞洲的一個金融物質城市,權力和財富的結合,絕不是天長地久心心相印的婚姻,而是一堆濕穢的紙巾般的一夜情。
例如今天是二○○四年六月。有沒有人到中環的成功人士或高級行政人員的辦公室統計一下,還剩幾張與趙紫陽或許家屯合照的照片?連與朱鎔基的合照也都日漸成為荷李活道真品的明清傢俬,一天比一天稀落。他們的辦公桌就像UA戲院,上映的永遠是千萬金元製作的最In製作,他的生意,賣的是一樣的爆穀,但當你重上闊別有年的他的辦公室,以為還有得看魔戒第三集時,哪知道他已經在改映第二集的蜘蛛俠。
洋人老闆的辦公桌不同,案頭的電話旁,永遠只有一張他與老婆孩子的全家福。他不要你評估他的實力,只想強調他是個顧家的男人,他現在跟你講的是Business,而他正期待着這個周末與照片中的人駕車離開三藩市,到森林去度一個周末。
有時照片中只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案頭的照片是為了紓解上司和下屬對話的壓力。再嚴肅的話題,如要求加薪或遞辭職信,老闆案頭的照片可以提供比較溫馨的開場白。「是你的幼女嗎?她多麼可愛呀。」你凝視着照片說。「不,她是我的孫女。」他說。「你已經是祖父了嗎?看不出來呢。」明明是擦鞋,也包裝着不着痕迹的人情味。你或許把他的長女當成孫女,有時難免會觸礁。
中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胡溫即將鞏固權力,在中環,又到了案頭換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