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比奇(SophieBeach)
香港警方在六月三日宣布對電台節目主持人李鵬飛請辭一事展開調查。幾個星期內,接二連三有電台節目主持人聲稱受到大陸官員威脅或施壓而封咪,李鵬飛正是第三個封咪的節目主持人。
正式調查當然是好事,但對披露香港新聞界真正面對的問題,幫助不大。
警方未必有能力,也未必願意找尋實據,證明李鵬飛、黃毓民和鄭經翰所受威脅與大陸官員有關。香港傳媒已因而瀰漫一片恐慌,並向全世界發出警告: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出現空前危機。
九七回歸時,國際傳媒無不暗忖:「究竟會是中國改變香港,還是香港改變中國?」大家都以香港的傳媒作為指標:香港豐富多姿、批評尖銳的傳媒,能否保持獨立,抑或會受到北京的新聞審查政策羈絆?
七年以來,香港的新聞工作者及外界的觀察家慶幸噩夢沒有成真,香港傳媒始終保持百花齊放,繼續就廣泛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採訪報道。
部份新聞工作者表示,出於難以言喻的商業及政治壓力,以及同事之間的自我審查,有些新聞,特別是有關中國的政治新聞,報道已較前溫和。雖然如此,傳媒始終保持獨立和多樣化,與國內由官方控制的傳媒報道截然不同。
但北京政府也清楚了解,控制資訊流動對控制社會的作用。因此,在過去幾年間,就在香港人日益渴求民主、言論自由及更具代表性的政府的當兒,中國官員自不然會針對象鄭經翰、李鵬飛和黃毓民等大膽敢言、廣受歡迎,又支持民主自由的節目主持人。
香港回歸以來,中國政府大致沒有干預香港的事務。但就在香港人決定自行其是,大舉上街遊行反對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捍衞一己公民權利時,情況就發生變化。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四月議決,香港人將不能夠一如《基本法》所允許,在二○○七年進行全面普選。毫無疑問,這是說北京對香港的政治事務有最後決策權。香港政府官員也沒有出面紓緩這些憂慮。
北京對香港事務橫加干預,對香港的新聞界造成嚴重影響。在中國大陸,新聞工作者經常受到掣肘、審查;若果言論超逾官方認許界線,或者文章觸及政治改革、高層貪污、台獨,或其他敏感議題,當事人可能會被降級,甚至鋃鐺入獄。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的資料,目前中國共有四十二名記者身陷囹圄,令中國成為連續第五年最多繫獄記者的國家。
要對新聞自由張牙舞爪,不一定要使用粗暴武力或直接的法律行動。香港記者知道內地記者違反官方審查會有甚麼下場,因此只須輕輕的、間接的恐嚇,已足以令到本來充滿言論自由的傳媒罩上寒霜。
亞洲諸國粗暴對待新聞記者,屢有所聞。多年以來,香港一直是亞洲新聞自由的楷模。要維持這個聲譽,香港政府和北京政府必須立刻採取行動,證明會按《基本法》規定,保障和尊重言論自由。香港的領導人必須清楚表明,不會為了討好北京領導人而犧牲香港市民的基本權利。
數萬名香港市民上周上街集會紀念六四大屠殺,顯示他們不會被中國政府的唬嚇手段嚇怕。香港領導人是時候向香港人、向全世界的人發出類似訊息了。
……………………………………………………
作者為美國「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toProtectJournalists)亞洲區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