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嘉烈醫院兩周內接到三宗腦炎個案,除了一名印尼女傭昨被證實感染日本腦炎死亡外,另一名感染病毒性腦炎的印尼女傭也於本月初死亡,而一名二十四歲本地女子則危殆;後兩人均未驗證是否感染日本腦炎,暫時列作病毒性腦炎個案。
該兩名病人分別是二十六歲印尼女傭,居於東涌,於上月十五日病發,二十三日進入瑪嘉烈醫院治療,本月一日死亡,院方為她進行多項測試,包括日本腦炎及登革熱測試,均無發現,只證實她感染病毒性腦炎。
另一名病毒性腦炎患者是一名二十四歲本地女子,居於青衣區,在本月三日出現病徵,五日進入瑪嘉烈醫院治療。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稱,病人現時情況危殆,化驗結果顯示她沒有日本腦炎抗體;但據了解,患者在上月底時曾到新娘潭郊遊,未知與感染是否有關。
衞生署顧問醫生曾浩輝說,本港每年約有一百七十宗至二百六十宗病毒性腦炎個案,今年至今則有七十宗,現未有迹象顯示病毒性腦炎有上升趨勢。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家星表示,病毒性腦炎的病人病情一般都很重,死亡機會高,但半數病人找不到是甚麼病毒引致。較常見的病毒性腦炎是疱疹病毒,亦只有這種病毒性腦炎有治療藥物,其他病毒性腦炎只能作支援性治療,但在臨床上很難分辨是哪類型病毒引致,要靠抽脊髓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