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長街,萬人夾道,美國一代總統列根風雲過處,走也走得極盡榮哀。他的靈柩周三由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運抵首都華盛頓,在莊嚴的軍方送葬行列護送下送至國會山莊的圓頂大廳,沿路有數以千計的市民,頂着天氣預測有大雷暴前夕的炙熱,冒着汗、流着淚夾道向他作出最後致敬。在公眾三十四小時川流不息到圓頂大廳弔唁他後,華府將在國家大教堂舉行三十一年來首次國葬,送別這位不費一槍一炮拖垮邪惡帝國蘇聯和共產鐵幕的總統。
周三下午五時,列根的靈柩移送到華盛頓郊外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由浩浩蕩蕩的黑色車隊送到華盛頓紀念碑旁的憲法大道。靈柩放在炮架改建的馬車上,由六匹馬拉動,在鼓聲中沿憲法大道移送至國會山莊,全程約二點四公里,步行時速五公里,八名來自軍方不同部隊的送葬軍人,照傳統以每分鐘一百步的速度,不快不慢的徐徐前進。
拉動靈柩的六匹馬中,只有三匹有軍人策騎,一名高舉總統旗幟的軍人緊隨其後;另一隻沒有人策騎的馬,由軍人牽引,隨着靈柩前行,象徵失去了一位領袖;馬鞍腳架上倒放了一隻軍靴,鞋跟向前,代表戰士最後一次回望自己的軍隊。
但列根走得不落寞。沿着憲法大道,都是夾道要向他最後致敬和送別他的羣眾,有美國人,更有外國遊客。列根靈柩過處,都是哭聲、懷念聲,有人肅立靜默,有人向靈柩行敬禮。看着對癡呆列根不離不棄的遺孀南茜,到最後一刻都追隨在送葬行列後護送,更有人向南茜歡呼,一名男子高叫:「上帝保佑你,南茜。」八十二高齡的南茜縱使一臉疲態,仍向群眾揮手致意。
軍方送葬行列抵達國會山莊西面入口後,先有二十一架戰機在三百米上空以「缺少者」(missingman)陣式飛過,軍方再鳴放二十一響禮炮向列根的靈柩,以轟隆隆的炮聲,向這位一代總統作出最崇高的二十一響致敬。負責扶靈的軍人要先抬着靈柩登上國會山莊外七十五級樓梯,再在山莊內多走三十三級,才能把靈柩送到圓頂大廳中央。靈柩重約三百一十八公斤,全程要分三組,每組八人運送靈柩,其間樂隊奏《共和國戰歌》。
晚上七時,圓頂大廳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悼念儀式,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喬治布殊政府官員、列根政府時代官員,各國駐華盛頓外交官及列根家屬都有出席。靈柩過處,各人都手按胸口致敬。悼念儀式由身兼國會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切尼致悼辭:「這裏躺着的,是一位得體、英勇的人。朗奴.列根視野及毅力,給受壓迫者帶來希望、令壓迫他人者蒙羞,並使邪惡帝國滅亡。」
儀式完結前,南茜步上前,輕撫亡夫的靈柩後離開。接着多名顯要,包括列根的冷戰戰友、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都上前輕撫靈柩向列根道別。喬治布殊在八國峯會周四結束後,與夫人勞拉到國會山莊弔唁。
國會悼念之後,是開放給公眾進入圓頂大廳內的三十四小時憑弔。由於人數眾多,當局會安排每小時約五千人入內,至當地時間周五清晨六時三十分。截至周四清晨五時,已有八萬人到場弔唁。紐約每夜燈火燦爛的帝國大廈,周四及周五晚上都會關燈,向列根致敬。周五早上十時三十分,列根的靈柩會移送到國家大教堂舉行國葬。這是自一九七三年前總統詹森的喪禮以後,美國首次舉行國葬。全長九十分鐘的儀式後,列根的靈柩會由「空軍一號」運返加州,然後由靈車送至錫米谷的列根總統圖書館一處山坡下葬,列根從此長埋黃土。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哥倫比亞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