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生意必先掌握市場脈搏,否則只有用錢買經驗,以下就是一個蝕本又被騙的創業故事,幸而結局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Karen原任職的公司去年結束香港業務,令她成為失業大軍一員。由於難覓理想工作,Karen決定創業。去年11月,她在鰂魚涌康怡廣場開設花悅手工藝店,售賣手工藝材料如木刻、蠟藝、玻璃彩、絲帶繡及馬賽克等,又設工作坊,教授手工藝的方法與技巧。
Karen選在鰂魚涌開店,是看準康怡、康山及太古城一帶,聚居了不少中產家庭,他們多願意花錢栽培子女,加上整個港島東缺乏同類店舖,她認為這盤生意大有可為。可是,開業7個月,蝕足半年!因為Karen是生意初哥,缺乏經驗,不時碰釘,不斷「交學費」。
首先是裝修出錯,Karen以為玻璃承托力不足,用木板層架,但木板不透光,擺放內排的貨品如藏於黑暗中,吸引不到顧客視線。
其次是入錯貨,她喜歡做手工藝,又肯花錢買材料,便以己度人,入了不少適合大人玩、價錢高的貨品,後來才發覺客人以小朋友為主,他們都嫌貨品貴和製作複雜。
店舖的陳設也有問題,授課的工作枱倚着門邊擺放,目的以大夥兒做手工的熱鬧氣氛來吸引途人,卻沒想到客人尤其是小朋友,很介意被人看着做手工藝。
在多種失誤下,這家店舖開業初期,曾有一整天只做了8元生意。Karen說,當時很想哭!
然而,最教Karen印象深刻的不是無生意,而是因為太心急做生意而給人欺騙。
Karen回憶說:「有個星期天,一名中年男人走進來,選了一件百多元的貨品,結帳時卻嫌貴,轉買一件逾40元的,並拿出1000元的鈔票,原本是不想接受的,但他說沒有碎銀,我又很想做成第一單生意,於是收下了並找續給他。這時他忽然說有碎紙,又說要電腦收據等等,總之好多轉折,我被弄得十分忙亂,最後他取回那千元紙幣,把找續那叠錢塞回給我後離去。當我回過神來點算時,發覺原本找續給他的9張100元紙幣只剩下3張,他偷去了600元!」
回想當日,Karen依然有點不忿地說:「自此我列明不會收1000元面額的紙幣。」同樣地,Karen把上述提到的錯誤一一修正過來,生意額也告穩步上升,剛過去的5月更首次錄得2000元利潤。
即將來臨的暑假是Karen盼望已久的日子,她預期會有不少學生光顧,並着手部署迎接這個旺季,如計劃在附近的當眼處,租個小檔位作宣傳點,又設計多個暑期手工藝班,更會為學員度身訂做上課時間表,盡量配合學員及家長的生活規律及要求,Karen滿懷希望這個暑假會為這盤生意帶來一大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