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政治爭拗影響港投資信心

穆迪:政治爭拗影響港投資信心

【本報訊】再有國際評級機構對政治爭拗造成的影響表示擔心,穆迪指未來數年的政治發展形勢可能影響投資信心,並對資金流轉帶來連鎖影響,資金外流則是聯繫滙率可能面對的風險。

指香港政治分歧擴大
上月,兩間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及惠譽先後提及政治發展對政府滅赤構成阻力。穆迪昨日發表一年一度對香港的年報,負責作出評級的StevenHess在報告內指出,作為一個金融中心,香港容易受到投資信心的困擾,因信心問題對外資流入有一定影響,他預期在未來數年,政治發展形勢有可能會對投資信心構成影響。他解釋,這是因為香港公眾與中國政府之間對普選態度的不同,令到政治分歧似乎正在擴大。
但他補充說,為緩和此情況,中央政府推行連串刺激香港經濟措施,相信香港經濟增長可於今年持續,通縮亦有終止的迹象。同時,香港擁有龐大財政資源,即使困境中仍能保障其信貸能力,若單從統計數字看,而不計中國的風險,他同意香港的評級應更高。
該行維持對香港的A1外幣債券上限及「穩定」前景展望評級。報告指政府是年度內擬發行的二百億元債券,將不會對政府整體實力產生影響。

唐英年回應報告正面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在吉林省長春市出席一投資說明會後回應稱,政制爭拗會否影響投資者,「我認為這個觀點不成立」,「我相信他們(投資者)最後亦會在商言商,只要有經濟效益,他們仍會投資」。他又指出,穆迪整份報告的調子是相當正面的。
惠譽於上月中調升本港主權評級展望,由「負面」轉為「穩定」。惠譽國際高級董事兼亞洲主權評級主管傅爾敦(BrianCoulton)當時接受訪問時認為,北京方面近期對本港有關政制爭拗的處理手法將分化立法會,損害特區政府為滅赤所實行開徵稅項及削減開支等措施的效果。傅爾敦更預期,若民主派人士在九月立法會選舉贏得更多議席,將加大政府推出滅赤措施的難度,但惠譽不會單就立法會選舉結果檢討香港的評級展望。
標準普爾則在上月初表示,因香港政治前景不明朗,可能影響政府處理赤字的進度,故最終維持香港負面前景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