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在倫敦召開的銀行家會議上,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如果日後發覺通脹飛升,央行對利率可以循序漸進調升的預測有誤,不排除會採取「必要措施」。不過格老未有進一步解釋有何因素會促使美國的通脹壓力突然增大,同時又重申央行現時仍然會以「慎重有序」之步伐及立場行事,言論頗令投資者感到無所適從。
其實在格林斯潘發表言論後,市場普遍都認為格老所指的因素是油價問題,尤其是格老在該晚的言論中曾表示,雖然油價在近日顯著回落,但通脹短期內仍有上調的風險,令市場更加相信格林斯潘所擔心的,是油價問題。不過格老同時卻又指出,油價持續上漲,並不一定意味着聯邦儲備局應該以加息或減息來應對,這似乎又反映出格老對油價的問題並不過於擔心。
不過,投資者若不斷去揣測格老所暗示的是甚麼,倒不如先看看市場的反應,再思考一下格老是否暗示加息的步伐會較市場預期為快。就以該晚美股的表現為例,杜指及納指均出現先跌後升的情況,而美元雖然一度受格老的言論刺激而回升,但升勢並不明顯。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是市場普遍相信,格林斯潘未來的加息政策仍會以「慎重有序」為原則,不會輕易採取「必要措施」。原因很簡單,如果油價不是聯儲局考慮的重大因素,那麼市場實在找不到任何因素可以刺激美國的通脹急升。
再者,市場普遍相信本月議息會議之後,格老在8月的會議上應會主張維持息口不變,以免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被息口的升跌所影響。格林斯潘不想捲入總統大選的政治漩渦,原因不難理解。而事實上在之前兩次總統大選的前夕,格老都將息口固定不變。
總統大選後的首個聯儲局議息會議將會在11月召開,估計美息亦不會迅速上調,原因是新一屆美國內閣仍未正式就職,以格老過往的慣常做法,他應會在所有內閣成員正式就位,向他們講解清楚聯儲局的息口政策後,才會對息口進行調控,所以有理由相信,美息最快亦要到12月才有再次上調的機會。如此一來,連同本月底的加息計算在內,美息在今年度內最多只會加息兩次,而加幅亦只會介乎半厘至3/4厘之間。以這個加幅計算,似乎用「慎重有序」來形容美國的加息行動,並不為過。
那麼格老所真正顧慮的,究竟是甚麼?其實投資者不用過於深究,因為根據過往經驗,格老往往會為自己的言論留有餘地,萬一市場出現變化,亦可以自圓其說。投資者必須明白,格林斯潘每一句說話,都會在全球金融市場挑起波動,故格老經常發表模稜兩可的言論,是可以理解的。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