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片小小的指甲,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有皮膚科醫生指出,指甲若出現橫紋、拱起、匙羹狀、變黃或變白,都可能是身體出現毛病的「警號」,提醒市民平日在修剪指甲時,若發現指甲顏色及形狀出現異常變化,應該盡快求醫,切忌掉以輕心。 記者:盧文烈
指甲暗藏玄機,註冊中醫師麥鐘文表示,正常的指甲表面平整光滑,顏色應該呈粉紅色,並且帶有光澤;從中醫的角度,若指甲太白,可能是患有貧血,或肝、腎出現問題。指甲突然出現不規則的白點,則顯示腸胃出現毛病;指甲過黃,而且變得厚和硬,可能是呼吸系統有問題;指甲呈現青色則顯示「血氣唔夠」或受驚過度。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出,指甲的顏色是半透明,可透視指甲內微絲血管的顏色,故贊同貧血會引起指甲變白的說法;而身體出現毛病,除了會令指甲變色外,亦可能引致指甲生長變形,較常見是若一個人的指甲杵狀膨大,並顯著地向上拱起,代表可能患有肺病及支氣管發炎;若指甲中間下陷,形成匙狀,極可能與貧血病有關;而不少牛皮癬病人的指甲,則會出現不規則的凹點。
此外,醫學界又有名為博氏線(Beau'sline)及泰利氏指甲(Terry'snail)的指甲反常現象。史泰祖稱,前者是指甲上出現橫紋或橫溝,「通常患過重病,受過重傷嘅人都會出現咁嘅症狀。」至於後者則呈現「兩截顏色」,即指甲下面的皮膚大部份變成了白色,只剩下近指甲尖處的一小部份仍然呈正常的粉紅色,這可能代表缺乏蛋白質及患上肝臟硬化。
他表示,由於看指甲或多或少能診斷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故建議任何人在修剪指甲時,若發覺指甲出現異常變化,應該立即求醫,不要掉以輕心。「有啲人見到指甲變樣,即刻搽啲指甲油上去遮住佢,咁樣唔係幾好,最好啲人嚟睇醫生前,洗晒啲指甲油。」
麥鐘文指出,指甲出現變化反映身體可能有疾病,透過日常飲食是其中一個調理身體的方法,例如由於指甲過黃代表缺乏維他命E,因此可透過多吃蔬果補充;指甲容易破裂顯示缺乏鈣質,可從豆類食品及牛奶中攝取。